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王丽娜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丽娜
[导读] 摘要:目前,社会发展迅速,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当前所流行的装配式建筑,指的是用工业化的方式来建造房屋,也就是在工厂中完成大部分建筑施工所需的构件,输送施工现场,使用可靠且牢固的方式将各个构件连接起来。
        身份证号码:15222119840108xxxx
        摘要:目前,社会发展迅速,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当前所流行的装配式建筑,指的是用工业化的方式来建造房屋,也就是在工厂中完成大部分建筑施工所需的构件,输送施工现场,使用可靠且牢固的方式将各个构件连接起来。由于构件输送到现场,是需要使用传统的方式浇筑完成组装,因此,外观看出来与传统方式修建的房屋几乎一样。这种建筑模式和传统的建房模式相比,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工作时间,大幅度节省施工时所需要的电力、水与人力资源,同时大大简化了施工步骤。在工厂中完成能够减少施工现场的各种污染,减少产生的垃圾量,有利于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下面笔者就对此种模式房屋的修建,进行了一些施工管理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实际来说,其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在工程建设阶段能够大幅度节材、节水以及节电。运用此技术,能够减少建筑生产产生的垃圾量,同时减少碳排放、扬尘污染以及噪声污染,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益,有着很大的帮助。目前,各地区纷纷推广装配式建筑,获得了不错的成效。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站在建筑工程管理角度来说,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它所能发挥出的成效如下:(1)能够将建筑质量和品质大幅提升。整个装配式建筑设计,主要应用的是工厂生产模式,主要制造建筑部件,消除传统的产品质量问题。一般情况下,通过装配化作业手段替代手工操作,能够降低施工错误的出现概率,强化工程建设质量。(2)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装配式建造模式的执行,会展示出明显的生产工厂化和设计标准化等特点,确保各个生产环节越来越完善,这也是提升劳动力素质的根本所在,随着新形管理模式的出现,让建筑产业现代化特点更加明显。(3)提升管理效率。随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湿作业操作数量明显降低。另外,从实际交叉作业执行过程中也能够看出,生产效率的提升显得更加重要,而且该种建筑模式能够降低25%的施工时间,以及30%的用工量,强化管理工作效率。
        2预制梁和柱的生产制造
        从以往工作中能够看出,预制构件生产工作的执行,一般集中在施工之前,该类生产效率的高与低,对后续施工进度快慢同样起着决定性作用。预制构件生产效率高低,主要与以下2方面存在关系:1)看预制工厂设备是否具备较强的先进性特点。2)检查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是否与相关规范相符。具体内容如下:工作人员应提前准备好模板,将其放置到合理位置上,随后开展清洗操作,避免表面出现杂物,强化端模定位操作;工作人员还应该将模具与套筒连接器连接在一起,并将其放置到钢筋孔之中。利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强化预埋件安装的合理性,让密封和固定操作不会受任何因素影响;开展有效的混凝土浇筑操作,消除表面存在的不平整等问题。当上述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还要对管道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堵塞情况。对于预制梁生产前应对模具进行清洗操作,并做好侧模定位操作。随后将已经安装完成的预埋件封闭固定,并实现模具的抹平操作。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构件堆放管理
        在开展建筑工程的时候,使用装配式的建筑施工技术,由于其工作的特点,必须要在材料的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构建的堆放管理。需要对这一工作采取有效的现场保护措施,以防在现场的堆放中或者运输中,对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影响整体的建筑质量。同时一旦发现存在损伤的构件,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或者直接更换,不可以视而不见,应付行事,我们都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构建可能也会损害建筑的整体质量。

除此以外,在工厂加工好的配件,运到施工现场的时候,需要做好标记,以方便区分构件的类型,顺利的展开后期的工作。在构建堆放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将相同种类的构件堆放在一起,并做好支垫防护,同时也要开展硬化处理,修建排水装置,避免对构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3.2构件的运输管理
        在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为了确保最后施工的质量与效果,确保构建的完整性,在其从工厂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进行防护。在运输的时候,需要依据构建的大小与数量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且在车辆内部必须要布置可以用于固定构件的设备或者支架,防止构件在车辆内部的移动。同时,还需要依据构件的具体特征,使用可行的把控措施。例如剪刀墙板,需要使用立方的运输方式,使其避免受到伤害;对楼梯与底板叠合这一类构建的运输,需要使用平放的方式,以免受到伤害。总而言之,在运输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使用合适的运输方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由于预制构件体积庞大,对塔吊起重装置附属措施也有着严格要求。在预制构件加工之前,人们需要对附属杆件和结构连接点方位进行明确,开展施工交底操作,此时,螺栓需要预埋到合适位置处,强化塔吊附着措施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于水平方向转动操作,让结构物得到充分连接,并与其他塔吊形式保持同步,让安装操作更具可行性。
        3.3注重BIM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整个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以及智慧化水平提升速度较快,相比于传统管理模式,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所取得的成效更是十分显著。从实际工作中也能够看出,随着BIM技术的应用,施工效果也会得到更好展示,该项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如下:第一,质量管理。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很高,尤其是在构建精度上表现最为明显,在BIM技术的帮助下,可以进行碰撞分析和施工模拟等操作,将管线分配情况展现出来,做好管线布局操作,这也是对质量把控的基本所在。第二,进度管理。实际建筑管理工作进度为管控重点,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得到应用的同时,将BIM技术辅助施工进度管理特点展示出来,把握好各种影响因素,对于工程进步目标控制具备重要意义。总的来说,通过BIM管理平台的建设,很多安全方案能够得到及时上传操作,在实现施工信息共享的同时,降低了安全事故问题的出现概率。
        3.4做好工程设计质量的把控
        从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来说,为发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作用和优势,必须要做好工程设计质量的把控。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化设计方案。开展构件的生产与制造工作前,要结合设计标准和施工图以及构件生产制造工艺等,进行构件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完善,做好工程设计质量的严格把控,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高质量应用提供保障。这需要设计人员能够从连接结构和构造结构等方面加大质量把控力度,保障工程施工管理目标的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此项工作提出了挑战,需要创新和优化管理策略。文中结合实践,提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何天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14.
        [2]宋萱.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J].决策探索(中),2018(10):35-36.
        [3]朱海兵.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180.
        [4]冯晓科.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结构,2018,48(S1):663-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