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孙强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业已呈现跨越式发展,对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疆东方友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业已呈现跨越式发展,对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把控好工程质量成为建筑单位关注的重点。文章具体分析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筑工程管理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业长久、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质量一旦出现问题,项目价值将无从谈起,更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市场形象。由此,通过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减少或杜绝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可保证建筑项目如期交付使用,保障使用者生命及财产安全。
        一、施工管理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
        想要论述施工管理的优化对于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问题,我们先要了解的就是施工管理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首先,高效的施工管理能够保证建筑项目的工期,让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进行,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按期竣工不但可以避免因违约而交付的罚金,在结算工程尾款方面也会占据一定的主动权。其次,对于工程建设过程进行高效的管理,可以让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够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上的要求来进行,特别是一些工程细节方面的处理,保证其质量符合标准,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返工问题。最后,这种高效的管控手段能够让施工单位内部的经营活动变得更加灵活,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突发情况,可以及时做出调整,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证项目整体质量合格。
        二、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1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从施工单位的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以及预防是其重要的职责之一。但是在实际的管控过程中,很多单位的管理部门对于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工作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单位内部没有建立起高效的风险鉴别以及控制体系,因此在单位内部缺少对于风险的预警。部分企业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对经营中产生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在这种背景下,施工单位经营风险会呈现出上升趋势,为施工单位的发展带来隐患。
        2.2管理制度执行力不足
        除了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的问题之外,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力度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的建筑单位内部管理缺少必要的独立性,同时也不具备有效的监督机制与管理机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很多单位的领导者完全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公司进行管理,其管理的手段与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种不按照规定而进行直接管理的方式虽然看上去提高了管理的灵活性,但是实际上会破坏内部管控体系的独立性,让其失却原有的作用,成为管理工作中的一种摆设,无法发挥自己的效用。管理人员在执行内部管控工作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阻力,这种管理力度上的疲软也会影响到正在进行的工程项目,成为影响项目进度以及质量的一种潜在威胁。
        2.3管理体系僵化
        施工单位内部管理模式僵化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管理人员的平均素质比较低,某些领导人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知,在进行管理人员调配的时候,没有对其专业素养以及技能水平进行考察,也没有依照每一位员工的特点来安排合理的岗位。很多员工对于自己的岗位职责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对于工作抱有一种敷衍的态度,造成管理体系滞后。另一方面就是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技术也呈现处于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各种新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理念纷纷出现,这些新技术、新材料对于传统建筑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而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还是建立在传统建筑模式上,对于行业发展的新格局应对能力不足,从而让管理体系失去了其应有的灵活性。


        三、改进管理方式的具体措施
        3.1提升风险防范控制能力
        建筑项目体量往往十分巨大,施工的周期很长。在长时间的施工过程中,人员流动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物资的使用变得十分复杂。建筑项目的安全经营风险也就随着提高。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想要让企业得到长期的发展,就必须要对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一方面是要在企业的内部建立起更加科学的风险规避体系,同时要加强公司内部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并且在内部调派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来组建起一个专门负责风险评估以及风险防范的管理部门,让“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在企业的内部顺利推行下去。另一方面就是要制定具有高度可执行性的风险处理模式,比如说常见的预防风险、回避风险、自留风险以及转移风险,管理人员要熟知每一种风险处理方式的特点,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灵活应对。
        3.2提高管理纵深感
        针对上面所提到的施工单位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公司的领导者要通过改善内部环境,满足公司内部需求等措施来营造出一种具有高度凝聚力的企业文化,这种强大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是施工单位提高内部管控能力的关键推动力。具备了积极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之后,单位内部的员工才能在大氛围的影响下提高自己对于本单位的认同感以及使命感。从主观上认真执行上级领带派发的各项任务,并且与其他员工展开高效的合作。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的力度,需要在施工单位内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管理人员平时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营造出一种公开、透明的企业氛围,确保企业内部管理的公正性。
        3.3优化管理网络
        上文提到过,建筑工程项目的体量十分巨大,不仅施工的周期长,且涉及的因素众多,想要保证工程顺利完工,就必须要协调好每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而想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框架。在一个高效且灵活的管理框架中,每一个部门的员工都明确自己的职责,根据指派的任务来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使得各项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保证整个工程的进度。同时,借助于科学的管理框架,可以将施工单位的内部控制、外部控制以及内部监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其产生高效的联动,这对于提高建筑项目的总体质量以及保证施工单位的利润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3.4提升工人的综合素质
        处于工程建设一线的是大量的建筑工人,其职业素养的高低对于建筑项目的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施工单位要将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作为一个工作重点。一方面需要经过不断的宣传在工人心中培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需要以“安全”作为第一原则。在建设的过程中仔细把握每一个细节,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可以通过树立典型以及评优考核的方式提升工人们的职业素养,让其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定期开展学习班或者是技术研讨会,通过不断的学习让工人们掌握全新的施工技术以及建筑理念,以此来提高建筑项目的总体质量。
        结束语
        在建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作为施工单位想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对施工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提升风险防范控制能力、培训员工、优化管理网络以及提高管理力度等方式让施工单位的管理变得更加灵活高效,保证了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为自身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诗源.试析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9(09):10-11.
        [2]张宏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47):134-135.
        [3]张海涛.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提高措施[J].四川水泥,2018(10):206.
        [4]张兆宏.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提高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0):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