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李广清
[导读] 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65.38%)、有效7例(26.92%)、无效2例(7.69%),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显效10例(38.46%)、有效9例(34.62%)、无效7例(26.92%),总有效率73.08%,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腹泻、1例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出现1例腹胀、2例食欲不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P>0.05。结论: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兰索拉唑;莫沙必利;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在临床比较常见,为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从而导致食管黏膜受损的疾病[1],患者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食管黏膜糜烂,甚至出血,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反酸、烧心、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方案》中的诊断标准,患者对本研究方法知情同意,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食管肿瘤患者、胃溃疡患者、药物过敏患者及近期使用过质子泵抑制剂、抗菌药物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23~58岁,平均(37.6±2.3)岁;病程10d~6个月,平均(2.5±0.8)个月;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22~55岁,平均(36.9±2.2)岁;病程12d~6个月,平均(2.7±0.9)个月;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合理饮食,不可暴饮暴食,戒烟酒,充分休息。对照组给予患者兰索拉唑治疗,口服兰索拉唑每次30mg,每日1次,餐前服用;对照组给予患者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兰索拉唑用法用量和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患者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后评价效果。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疗效判定:根据患者烧心、反酸、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判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显效:治疗8周后患者的烧心、反酸、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炎性病变消失;有效:治疗8周后患者的烧心、反酸、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有转好,经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炎性病有转好;无效:治疗8周后患者的烧心、反酸、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经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炎性病变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7例(65.38%)、有效7例(26.92%)、无效2例(7.69%),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显效10例(38.46%)、有效9例(34.62%)、无效7例(26.92%),总有效率73.0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腹泻、1例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出现1例腹胀、2例食欲不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经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为消化内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该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导致食管发生炎性病变,经内镜检查消失食管黏膜出现损伤,如食管糜烂、溃疡等。主要为患者食管抗反流屏障、食管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反流物对黏膜的作用庆增,导致患者胃排空出现延迟,使食管黏膜对酸的清除有所降低,导致食管黏膜发生损伤。患者多表现为反酸、烧心、吞咽困难等症状,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为通过抗反流和抑酸来达到效果。兰索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2],该药物具有抑酸效果,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同时可对抗幽门螺杆菌,经口服后吸收较快,抑酸效果较为显著,但单一用药效果不够理想。莫沙必利为一种胃肠动力性药物,该药物可有效增加胃、食管收缩,促进胃排空,通过食管括约肌张力来改善反流症状[3];同时该药物有利于增加食管蠕动,提高食管下部位的清除效果,加强对黏膜的修复。通过采取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的联合用药,不仅达到了抑酸效果,同时还可促进胃动力,加速胃排空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症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73.0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P>0.05。体现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艳英.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1).110-112.
[2] 张冬梅.莫沙必利与兰索拉唑西药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体会[J].家有孕宝,2020,2(5):95.
[3] 李福强,杨杰,姚怡然,等.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食管炎部分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影响[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3(7):851-8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