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胃出血及胃癌的一种常见的手段。现在,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胃切除术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术式,其风险性也比起之前来,得到了很大的降低。
胃切除术分为胃窦部切除术、半胃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及全胃切除术四大种。其中,第一种仅仅是切除胃窦部分,一般运用于行迷走神经切断术的十二指肠溃疡。第二种是将胃部的大约一半进行切除,一般运用于胃酸指数不高的胃溃疡。第三种是将胃部的三分之二至五分之四进行切除,一般运用于较严重的消化性溃疡、胃出血或远端胃癌。第四种则是将整个胃部进行切除。一般运用于胃癌等。
而当患者接受了胃切除术之后,一方面其胃部形态受到了破坏,胃部功能遭到了损伤。这样容易产生贫血、消化不良、胆汁反流等并发症;另一方面,胃切除术对于全身的气血也会造成影响,给身体造成轻重不等的打击。所以,在接受了胃切除术之后,患者需要格外加强注意,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进行调理,这样才能够让手术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尽快得到弥补,尽快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胃切除术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 胃切除术是什么?其具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
(一)胃切除术是什么?
胃切除术,是将胃部的一部分或整个胃部进行切除。一般用于消化性溃疡、胃出血及胃癌等。比如,长期经药物治疗而久治不愈的胃溃疡,通常就要考虑进行胃切除术。而对于早期胃癌患者来说,进行根治性胃切除术,更是治疗方案当中的“标配”。
(二)胃切除术具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
胃切除术虽然对于治疗疾病具有作用,但由于手术导致胃部的结构功能和全身的气血功能遭到破坏,所以患者难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主要体现为:
1.复发性溃疡
也就是在胃切除术后所产生的溃疡。一般产生于吻合口边缘或远端部位。
2.倾倒综合征
一般来说,胃部切除的越多,产生这种状况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其主要症状包括消化道与神经循环系统症状两大部分。
倾倒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嗳气、腹痛、腹胀、肠鸣、心悸、心动过速、出汗、眩晕、苍白、发热、无力、血压降低等。
3.胆汁返流性胃炎
由于胃切除,造成患者胃部的幽门不复存在,那么幽门括约肌功能也就消失,患者就容易出现上腹部饱胀感、疼痛、灼热感等,以及胸骨后部疼痛等。患者在进餐之后症状会加重。
此外,患者还会出现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呕血等。
.png)
4.贫血和营养不良等
由于手术破坏了胃部形态与功能,导致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难免会受到影响。所以患者容易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状况。
二 胃切除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为了有效地避免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患者在术后应当注意的事项包括:
(一)禁食阶段
一般来说,非全胃切除的术后禁食周期为两到三天,而全胃切除的术后禁食周期为五到七天。患者必须出现排气后才能够进食。
(二)一周内摄入流质食物,一周后摄入半流质食物
患者在恢复饮食后,需要摄入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消化吸收,一方面有利于做到营养补充。这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是有利的。
患者可食用的包括面汤、鸡蛋羹、迷糊等。同时,流质食物对于肠道是个很好的刺激,可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利于康复。
术后一周摄入半流质食物,如面条、馄饨、小米红枣粥、包子、面包、苏打饼干、烩豆腐、清蒸鱼、烩鲜嫩菜末等。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以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洋葱等均不宜食用。
(三)术后应尽量早点下床进行适当活动
由于腹部手术对胃部的创伤和麻醉作用,病人术后一般都会出现腹胀、不排气等等现象。术后为了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避免胃肠道与手术切口部位的粘连,医生一般要求病人尽早下床活动。
以上就是胃切除术后应当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