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陈莲
[导读] 探讨采取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辅助无痛分娩的分娩及母婴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采取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辅助无痛分娩的分娩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产妇为研究组,80例产妇为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无痛分娩方式,对照组采取自然分娩方式,不进行镇痛,对比两组镇痛及母婴预后。结果:研究组产妇给药后10min疼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转剖宫产率与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临床分娩的产妇,应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无痛分娩方式可有效缓解产妇分娩使得疼痛,降低产妇中转剖宫产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关键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镇痛;母婴预后

        分娩是女性重要的生理过程,但同样分娩也需要产妇耐受巨大的疼痛,如果产妇疼痛耐受度比较差,常使得分娩难以顺利进行,部分产妇还会转为剖宫产分娩,如此对产妇及新生儿预后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无痛分娩也逐渐被用于临床分娩中[1]。在当前的产妇分娩中,无痛分娩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而具体在进行无痛分娩的过程,常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在麻醉用药上多是选取罗哌卡因这一药物,该药物具备麻醉、镇痛的双重作用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就探讨了对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辅助无痛分娩的产妇,使用罗哌卡因对产妇分娩的效果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组。纳入标准:(1)均为初产妇,单胎且头位。(2)具备良好的阴道分娩指征,麻醉分级ASA为Ⅰ~Ⅱ级[2]。(3)产妇均知晓研究目的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麻醉药物过敏者。(2)不具备阴道分娩指征者。(3)合并血液及严重肝肾损伤的产妇。所选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28.2±1.4)岁;孕周37~41周,平均(38.6±1.2)周。此外选取同期自然分娩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年龄20~36岁,平均(28.5±1.4)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1.2)周。两组年龄、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自然分娩的常规操作辅助分娩,主要是助产士指导产妇合理用力分娩。研究组则给予罗哌卡因硬膜联合麻醉的无痛分娩,具体是产妇出现规律性的宫缩就可将产妇送至产房分娩,予以产妇2L/min的低流量吸氧。产妇宫口若出现规律宫缩就可辅助产妇为侧卧位,自L3~L4间隙进针至蛛网膜下腔,朝其中注入0.5%罗哌卡因2.25mg,观察产妇无异常反应可置入硬膜外导管,将0.9mg/ml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加入到硬膜外导管中,设定8ml/h背景剂量,自控镇痛4ml,锁定时间15min,待产妇宫口开全闭合微泵。
        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均安排经验丰富的助产士进行监测,若发现产妇存在宫缩不理想、产程进展缓慢及胎儿宫内窘迫情况需要即刻实施相应的处理,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1)镇痛前、给药10min、给药30min、给药60min及宫口开全时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2)统计两组母婴情况,具体包括中转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给药10min后研究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母婴情况
        研究组中转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5.00%(5/100)、1.00(1/100),对照组分别为15.00%(12/80)、7.50%(6/8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7,5.024,P=0.023,0.025)。研究组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为(9.81±0.12)分,对照组为(9.79±0.12)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1,P=0.268)。
3 讨论
        罗哌卡因是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可通过阻滞钠离子内流至神经纤维细胞膜,对神经纤维冲动传导进行阻滞,发挥麻醉与镇痛的双重效应[3]。因罗哌卡因效果显著,所以常被用于分娩镇痛中,在分娩镇痛中,腰硬联合麻醉是常用的镇痛方案,在麻醉用药上用罗哌卡因达到辅助分娩的效果。
        本次研究显示,同自然分娩的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给药10min到宫口开全时疼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在中转剖宫产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研究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新生儿5min Apgar上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将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无痛分娩方式用于临床中产妇分娩过程,可以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让产妇及新生儿预后改善,并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雅端. 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安全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8, 56(30):133-135.
[2]杨文斌, 刘蓉晖, 黄燕燕,等. 分析无痛分娩中应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 10(07):89-92.
[3]吕国栋, 夏雨, 齐超,等.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 2019, 47(09):1005-1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