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邢桂玲
[导读] 研究分析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所收治的205例肝胆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记录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诊断正确率以及其影像特征。 结果 205例肝胆疾病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中,检出脂肪肝患者最多,例数为51例,占比33.6%,检出病毒性肝炎患者最少,例数为9例,占比5.9%,经临床病理证实,其中诊断正确率最高为急性胆囊炎患者,诊断正确率89.1%,诊断正确率最低为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正确率37.5%,数据差异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5例肝胆疾病患者经腹部超声特征不具统一性,如胆结石特征为,胆囊、胆管中均出现较强的回声,并随着体位的变化而改变,胆囊周围回声较弱,且范围较大,超声莫非氏征为阳性,急性胆囊炎特征为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壁厚度增加,呈点状回声密集状态等特征。 结论 由于肝胆疾病患者腹部超声特征具有多样性。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病理以及体征进行综合性的判断,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诊断正确率,防止出现肝胆疾病误诊或漏诊情况,使患者在第一次时间能接受正确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腹部超声;肝胆疾病;影像特征

        肝胆疾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是指发生在肝部和胆部的疾病,包括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脂肪肝、病毒性肝炎以及肝肿瘤等[1],肝胆疾病发病原因多是细菌感染、过量饮酒吸烟、肥胖、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引起的[2]。其临床症状根据疾病类型不同而表现不一,如肝硬化患者多伴有浑身乏力、食欲不佳、消化功能减退等临床症状 。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发一些列并发症的发生,累积各个肾脏的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而大多数肝胆疾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易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发生[3],从而耽误患者治疗时机,影响预后治疗效果。基于此背景,我院对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分析,具体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所收治的205例肝胆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记录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诊断正确率以及其影像特征。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使用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患者腹部使用彩色多普勒及小脉冲多普勒进行全面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使腹部充分暴露,对病灶周围进行观察,确定病灶部位、大小、性质,记录血流的形态及分布。之后采用造影技术,注射造影剂,对患者病灶部位以及周围组织进行持续行观察,并将动态图像进行保存。
1.3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手术病理结果为依据,分析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诊断准确率=诊断正确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X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5例肝胆疾病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结果对比
   205例肝胆疾病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中,检出脂肪肝患者最多,例数为51例,占比33.6%,检出病毒性肝炎患者最少,例数为9例,占比5.9%,经临床病理证实,其中诊断正确率最高为急性胆囊炎患者,诊断正确率89.1%,诊断正确率最低为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正确率37.5%,数据差异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205例肝胆疾病患者经腹部超声特征分析
    205例肝胆疾病患者经腹部超声特征不具统一性,如胆结石特征为,胆囊、胆管中均出现较强的回声,并随着体位的变化而改变,胆囊周围回声较弱,且范围较大,超声莫非氏征为阳性,急性胆囊炎特征为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壁厚度增加,呈点状回声密集状态等特征。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不良习惯、环境改变等因素,发病率呈直线上升,并且病情向年轻化发展。而肝胆疾病如果发现不及时或诊断错误,易可能导致肝胆疾病发展成恶性肿瘤[4],危及生命。在以往诊断中,主要以常规超声检查为主,超声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方式,具有高效、方便、快捷等显著特点,虽能精准定位肝胆疾病病变位置,有效的观察肝胆内的积液、形态、大小,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5]。因此,在临床诊断肝胆疾病患者中,应采用多种检查方式联合检查,如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等,从而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
    综上所述,由于肝胆疾病患者腹部超声特征具有多样性。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病理以及体征进行综合性的判断,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诊断正确率,防止出现肝胆疾病误诊或漏诊情况,使患者在第一次时间能接受正确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何翠云,周宏伟,张艳华.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2):48-49.
[2]刘芹.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2):50-51.
[3]王嘉美.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3):170+172.
[4]高昆.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5):120-121.
[5]蒋堃华.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1):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