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析多层螺旋CT技术在诊断大面积脑梗死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4例脑梗死患者,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探析多层螺旋CT技术在诊断大面积脑梗死方面的精准度。结果 所有患者被诊断出脑梗死的精准度为98.08%,与脑梗死确诊例数相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技术在诊断大面积脑梗死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较为良好,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值得将其运用于临床之上,并具有推崇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技术;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效果;实际应用
脑梗死,又名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一种脑组织坏死疾病,患者患病早期阶段会出现轻微的神经功能损伤[1]。随着病情的发展和恶化,神经功能损伤的情况便会更加的严重,在缺血性脑卒中之中占有25%~40%的发生几率[2]。而大面积脑梗死,属于其中发病几率最高的一种梗死情况,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脑动脉主干会变得十分狭窄,甚至会出现闭塞[3]。此外,这种大面积脑梗死疾病的预后效果也不尽人意,有着极高的死亡率与残疾率。因此,对于脑梗死疾病应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帮助患者提高预后的效果。基于这种大面积脑梗死疾病的诊断方式,本文将进行研究与探讨,探析多层螺旋CT技术在诊断大面积脑梗死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现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4例脑梗死患者,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所以患者中,男性患者占59例,女性患者占45例,年龄在54~79岁之间,平均年龄(66.89±2.65)岁;身高在152~181cm之间,平均身高(165.56±1.77)cm,体重在42~89kg之间,平均体重(65.26±5.49)kg;患病时间为6~29天,平均患病时间(17.21±3.59)天;患病类型中:枕顶叶结核68例,额颞顶叶结核23例,颞顶叶结核13例。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程、病型等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显示:P>0.05,可进行统计学分析。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获相关委员会批准;②所有患者年龄在50~80岁之间;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研究,并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衰、呼吸衰竭、以及其它恶性肿瘤疾病患者;②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③年龄小于50岁,大于80岁的患者。
1.3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诊断仪器采用64排的多层螺旋CT机(生产厂家:英国Philips公司)进行大面积脑梗死疾病的检测。
把检测机器的电流参数调整为150mA,电压参数调整为130kAv,层厚参数调整为5mm,层距参数调整为5mm,螺距参数调整为1.5mm,重建间隔参数调整为0.7mm,调整好多层螺旋CT机的参数后,扫描患者的头部,并把扫描后的图像数据上传至工作站,对其实施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处理、多平面重建等处理,以最后处理后的图像结果,进行病情精准度的判断。
1.4观察指标
观察多层螺旋CT技术对病情诊断的精准度。其中,所有患者均行血管造影技术临床确诊为大面积脑梗死,并以此作为病情检测精准度的评断标准。
1.5数据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进行检验,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经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技术检测,结果中,有102例患者被检测出患有大面积脑梗死,其检测的精准度达到了98.08%(102/104),与确诊的104例患者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显示:(P=0.155,t=2.019),P>0.05,数据差异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最近几年,脑梗死疾病的患病率与死亡率在逐年的升高,中老年患者占据着其中的绝大比例。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老年人群一般会伴随着心律失常、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这些疾病都会触发脑梗死的发生[4]。患上脑梗死的患者脑部组织会受到非常大的损害,以至于患者会有终身残疾的风险。临床上,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的确诊主要以脑梗死病变体积大于4平方米,或者脑梗死的病变直径超过3厘米作为标准进行确断[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脑部组织会出现肿胀、缺血性坏死等现象,治疗起来难度较大。不过对于这些患者来说,他们脑梗死病变边缘的部分组织还会存活,有相应的活性神经元,因此,对其早发现,并及时诊治,可以适当的将脑部的血供得到恢复,并减少其疾病对患者脑部的伤害。临床上最为有效的检测技术便是血管造影技术,但是这种检测技术的检测费用较高,许多患者不能承受,并且这种诊断方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留下相应的创伤,因此普及型较低。而多层螺旋CT技术,操作简便,也没有创伤,检测的价格也相对便宜,已被广泛的考虑。在本文的研究中,便对所有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都实施了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其诊断结果的精准度达到了98.08%,与脑梗死确诊例数相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言,多层螺旋CT技术在诊断大面积脑梗死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较为良好,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值得将其运用于临床之上,并具有极大的推崇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卫东.用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1):188-189.
[2]谭源满,李晓华,张梅青, 等.CT平扫联合伪彩成像诊断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初步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7,33(5):803-805.
[3]黄琨.CT窄窗技术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的运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0):113-115.
[4]杜波.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TCD技术的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9):131-132.
[5]翟业效.CT与MRI检查技术运用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6):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