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今天,不能缺少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保障,安全重于泰山,应放在首位。安全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堂的安全教育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体育课堂安全教育不能缺少,缺少不仅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可能会对孩子的心里造成负面影响,抹杀孩子们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使孩子们畏惧,甚至讨厌体育锻炼。
如果学生缺少了安全教育,学生的身体健康就会缺少必要的防护,那么通过体育课堂锻炼就起到了反作用。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的去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预防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这里就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谈几点看法。
一、上课必先备老师
学校和体育教师要保证学生体育课堂的安全,首先要制定好各项规章制度,如《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体育场地器材安全制度》、《学生体检制度》、《紧急情况处理制度》,要用制度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来确保学生安全,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对大纲和教材的驾驭、处理能力,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运动量,有效地组织好各种教学活动的课堂组织能力;具有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兴趣的正确优美的示范能力;以及能引起学生的丰富联想,有助于建立清晰生动的技术概念的讲解能力。最后要有安全预防和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体育课由于在室外活动,学生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教学的组织形势有全班的、小组的、个人的,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学应是一项具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教学。
在上课教学开始,教师必须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本堂课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体育课堂常规中规定学生准时集合上课、队列合理调动、场地器材合理布置、课堂纪律等都需要学生从集体利益出发,要服从指挥。教师要严格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提高学生执行常规的自觉性。比如,每节课上下课必须严格执行点名制度,对无故请假的和自行缺课的学生,应及时通知班主任和家长。当出现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求助医务室救治,情况复杂难以解决,体育老师应及时告知学校应急办公室领导,由领导综合判断,学校派车由班主任、校医务人员或其他应急成员陪同到医院作检查、医治,同时联系家长告知其情况。
二、其次应备好学生
本学期开始要了解学生身体状况,根据不同体质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策略。
在上课前,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下,实施教学。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有一些病史,不易暴晒,不易激烈运动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给他们合理安排运动量,做到“因材施教”,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学生病症的复发,增强体质,又能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上也能过得充足、有意义。
做好准备活动。上体育课,教师要要求学生穿上运动衣和运动鞋,禁止学生带尖锐的物品上课,女生不要带发卡、手链等首饰,不要留长指甲以防在运动的过程中断裂,戴眼镜的学生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热身运动。因为如果没有进行热身运动就立即进行紧张的运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抽筋等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身体的各部位进行热身活动,并对某些需要强度运动的部位重点放松。当然,在进行热身活动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天气、季节等各方面的因素适量安排准备活动,不易过量也不易过轻,过量对接下来的体育主要教学内容不利。此外,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既要合理的批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有时身体不适他也不知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错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更应备好课堂内容
体育教师对每节课的授课内容进行全面详尽的备课,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手到擒来。设计合理有趣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要有预案,不至于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手忙脚乱。 教学生一些必要的保护技巧。课堂中可以教学生一些在紧急情况下必要的保护技巧。这时,老师不要只用口头几句话概括了事,要进行情景模拟,要使学生真正明白。老师要进行示范,并进行指导,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些保护自我的技巧。比如,在摔倒时尽量身体向前倾斜,用前臂着地,避免后脑着地,以保护我们的头部和手腕;无法掌握平衡时要向倾倒的方向跨步;面对坏人时,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攻击的主要部位等等。使学生在一些危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应对,理性面对。
四、备场地器材不可缺少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对体育器材定期检查维修。学校不仅要提供体育器材,而且要注重对体育器材的检查维修。对体育器材要充分了解,加大对体育设备资金的投入,体育教师对器材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在体育器材达到一定年数时要拆旧换新,更换体育器材,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体育设施的安全水平,使学生用的更放心,更安全。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