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曹伟东
[导读] 初中美术欣赏课是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 要:初中美术欣赏课是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情境教学法是近年被提出的新型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学习效果,从而达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初中美术;情境教学;应用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美术课堂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综合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多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长此以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甚至认为美术课堂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循序渐进,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依据
        美术欣赏课属于艺术教学形式的一种,也是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将实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教具、视频、图片、音乐等方式将教学内容更好地展现出来,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也能够更好地诠释艺术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这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够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能提高教学内容的鲜活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初中美术欣赏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因此,美术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加入自身对艺术的理解,通过自由创作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美术的认知和理解,为学生创建合理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艺术。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强化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合理性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设立教学情境为基础。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当强化其应用的合理性。首先,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导,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适度调整不同的教学情境,通过不同的情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其次,教学应当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境展开积极讨论,可适当增加相应的辅助设施,在教学过程中解答学生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凸显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美术欣赏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引入多媒体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布置教室、播放视频、文字、图片等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丰富学生对美术学科的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书法相关知识时,由于书法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经过不断的演变,其理论知识较为系统化,对于对书法艺术缺乏足够了解的学生而言,其往往会感到枯燥,学习兴趣相对淡薄。因此,教师可以在书法教室上课并应用多媒体等相关设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师在书法教室上课时,四周悬挂的书法作品和桌面上摆放的书法用品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书法的魅力,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相关资源,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更好地呈现书法演变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历史感,体会书法艺术的魅力,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蕴含的价值,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帮助学生在观赏过程中逐渐掌握相关知识要点,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面貌,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二)情境教学应当贴近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越来越注重将生活实践与美术课程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艺术作品的内涵,领略艺术作品的魅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认知水平。
        如,在教学《家乡的风景》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风景画,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透视知识,学习风景画的构图,运用透视、构图知识,画家乡额风景。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将生活实践与艺术作品更好地结合,强化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理解。
        又如,在学习《文明之光》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和教具的准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彩陶、瓷器、青铜器的美丽,然后再通过教具和视频的对比让学生分析了解不同时期彩陶、瓷器、青铜器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以及各个时期的美术特点。在悠久的文明之光的照耀下学习不同时代美术作品的风格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爱美的心理。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置也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其将艺术感和生活品位相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
        (三)以学生为主体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主要以自身为主导,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可通过小组学习的方法逐渐了解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学习状况,并结合实际状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当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强情境的互动性、生动性。
        (四)加强课堂教学与情境之间的联系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程中,教师应加强教学情境与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保证情境教学更好地符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相关要求。教师应当及时归纳、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强化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并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延伸教材知识。教师可将丰富的教学资源或学生熟悉的素材应用到情境教学设计过程中,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情境的多样化,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全面地感受到情境教学的魅力。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1-2个于促进教学的小活动或者穿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结语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将会得到普遍应用,其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为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佰娟.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学周刊,2018(4).
[2]崔洪涛.试析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好家长,201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