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于现如今的教育行业而言,体育科目已经逐渐受到的重视,成为了必修课程。开展体育教学,能够大幅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保障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而想要小学生能够对体育课程充满兴趣,就需要教师尊重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为其创设体育游戏,促使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带着兴趣加入到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当中,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
前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属于一种方式,是通过趣味性、丰富性、灵活性的游戏,达成小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身体素质、健康提升的目标。对于体育教师来讲,必须要对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融入方式有充分的思索,不断创新与改进体育游戏,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
一、开展针对性体育游戏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
在开展体育游戏的教学活动期间,参与的主体便是小学生,同样,也是体育教学工作当中最为主要的培养对象。因此,在展开体育游戏以前,教师必须要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基本情况,其中主要包含小学生的身体素养、兴趣爱好以及是否存在不宜运动的特殊疾病等,将其作为依据,从而设计更具针对性的体育游戏,确保体育游戏能够在小学生感兴趣的情况下顺利开展[1]。
例如:某校班级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之前,教师便对班级的情况做出了了解,该班级女生较少、男生居多,同时,绝大多数的男生性格较为开朗,比较喜爱球类运动;但是,班级中的女生普遍性格内向,不善于玩球类游戏。因此,教师在开展同球类相关的体育教学之时,便设计了男生女生均适宜参加的体育游戏,即“接力越过障碍物投篮”游戏,要求男女生配合进行,将其进行混合分组,并且确保每一组的人数能够均等,保持恰当的男女生比例。首先,女生需要怀抱篮球,通过跑步的方式越过前方的障碍物,并且将球转交给在前方等候的男生,随后,男生需要跑步到投篮的位置,将篮球投入篮筐当中。通过此游戏,可以合理分配体育活动的强度,确保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小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游戏之中,不仅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同时也将男生、女生之间的协作能力进行培养,充分活跃了体育课堂。
二、合理设置游戏环节,提高体育游戏的有效性
在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的过程当中,体育教师还需要将相关的科学理论作为依据,对游戏的环节合理展开设置,将体育游戏之中的子环节充分利用,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养,将期望的体育教学成果达成。
例如:某校体育教师在组织进行“短距离接力运球”游戏之时,首先,对每一位小学生的耐力以及平衡能力做出初步的了解,控制接力的距离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当中,避免发生由于太远距离而造成小学生过度消耗体力的问题发生,确保小学生能够始终维持对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与兴趣。随后,在展开分组之时,体育教师必须要对组员展开更加合理的划分,每一组中都需要包含各种能力、各种性格的小学生,防止出现能力强的小学生在同一组中,将能力弱的小学生越来越弱、能力强的小学生越来越强的问题做出有效避免。
三、恰当评价,促进体育游戏的后续发展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期间,除了需要全面掌握体育游戏的过程以外,教师还需要将课后的评价工作做好,通过观察与总结小学生体育游戏期间的行为,从而不断改进体育游戏。依然以短距离的接力运球游戏为例,开展此体育游戏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小学生的耐力与平衡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一段时间的体育游戏以后,可以利用一节课程测评小学生的体能,如果小学生的平衡能力、耐力收获了明显的提高,则证明此项体育游戏的应用具有良好成效,在今后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之时,可以大力推广与运用该项体育游戏[2]。如果发现小学生没有因为此项体育游戏而提升耐力与平衡能力,教师则需要深入分析游戏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或是选取其他体育游戏,继续协助小学生将耐力与平衡能力提高。通过评价的方法,能够为体育游戏后续的开展带来基础,同时也能够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促使体育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具有效性。
结束语:
综合上述的分析而言,小学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体育游戏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样,也属于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种辅助用具。对于体育教师来讲,必须要将体育游戏合理加以运用,不断创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而将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促使小学生的身体各项技能、身体素质能够获得提升。针对于小学生来讲,在学习体育课程期间,必须要维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与情绪,充分参与到体育游戏当中,通过游戏来掌握体育的基本技巧与技能,获得身体的健康。只有师生之间的不断努力,才能够创造出更加活跃、更加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并且全面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志福.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215-216.
[2]周钟琳,张利,徐丞谊,李燕.体育游戏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0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