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文配对在培智学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戴明美
[导读] 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可以营造愉悦的气氛
        【摘要】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可以营造愉悦的气氛,使学生在自然而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有益于开发智障儿童的智力;挖掘智障学生的潜能;补偿智障学生的身心缺陷。因此,笔者对游戏教学法的含义、游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以及游戏教学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   游戏   图文配对
        课堂教学游戏化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成为学生创新学习全过程,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受注意力不集中等缺陷的影响,游戏应该是他们最喜爱的学习方式了。因此,笔者作为一名培智语文教师,想对游戏教学在培智学校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运用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 游戏教学法的含义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从游戏中强健身体、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是儿童的良师。”游戏教学法就是“游戏”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活泼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课文内容和相关的知识。如何让游戏融入我们的培智学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呢 ?
        笔者认为,要针对具体教学目标,结合特定教学内容,把游戏充分结合到语文低年级教学课堂之中。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 游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教师的主导地位原则
   在游戏的设计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游戏设计的目的要十分明确,要将教学目的和内容与游戏的内容规则巧妙的结合起来。
2、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则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游戏的主体。在教学过程当中,始终是学生参与到游戏当中,而教师只是学生在游戏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引路人。
3、发展智力的原则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翅膀,游戏可以发展想象力,尤其是针对我们的特殊学生,在游戏中,常用图片、实物、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4、寓教于乐原则
        教学过程中设计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来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使得个性潜能得到释放,自由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新知。
三、 游戏教学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游戏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化教学的目的, 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低年级学生识字,学的快,忘得也快。通过实践,我发现在通过做一些小游戏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生字、短句,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的现象。
1、全体学生参与
        学生是游戏的主体,让每个学生理解并掌握游戏规则,让每个学生都有热情参与到其中,都有参与意识或行为。让每个学生都有热情参与到其中,多多的鼓励学生,设计层次不同的游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课堂当中有事可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游戏时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到游戏当中,还要他们喜欢这个游戏,并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上海辅读学校语文教材的第五册第18课题目为《对不起》,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什么情况下应该说“对不起”然后再和同伴到前面来演一演,积极的鼓励学生都动起来,针对学生程度的不同分别安排扮演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其中,更易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激发学生的兴趣
?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特别是培智学校低年级的学生思维直观具体,概括水平低;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缺乏批判性和独立性。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应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三册第7课《我有一双手》中的识字教学“手”,在开小火车读字音的时候,通过教师问:“火车火车在哪里?”来调动学生让自己当火车头第一个开始读努力表现的积极性,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分别运用了三个图文配对游戏,分别是:“添砖加瓦”、“找字宝宝”和“小小邮递员”。针对智力障碍学生注意广度狭窄;注意分配困难;注意的稳定性差;注意力的转移不太灵活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游戏的同时对智力障碍学生各个能力方面的缺陷进行补偿。
        智力障碍学生由于智力上的缺陷使得他们在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兴趣等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运用游戏可以补偿智障学生的各个能力方面的缺陷。我们设计的“小小邮递员”图文配对游戏中,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送到同学的手中。其他小朋友一起拍手唱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不怕风,不怕雨,一心一意为人民。”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读手上的字,并分析字形。补偿了智力落后学生识记缓慢,保持不牢固,遗忘速度快和再现不准确;记忆的目的性差,选择功能薄弱;语词记忆和逻辑记忆能力差;机械记忆相对好些;言语发生的晚且表达能力差,常常言不达意;词汇贫乏,语法简单;发音不准,吐词不清的缺陷。
?  在游戏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先让学生玩一些难度相对较小的游戏,逐渐加强难度,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用“你真聪明”“你真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克服了学生我不会做,我不行的自卑心理,建立了自信。
(三)游戏的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拓展日常的知识
        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范围狭窄,感知的速度缓慢,信息量小的特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来增加学生对身边事物的了解,拓展他们的日常知识。如在上海辅读学校语文教材第三册第7课《萝卜 青菜》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了学校的菜园,把学生带到菜园当中去,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拔萝卜和青菜,并让他们说说萝卜和青菜的形状,并把萝卜洗好让学生尝一尝它的味道,告诉学生萝卜可以生吃,但是青菜不可以生吃。同时让学生去认一认其它蔬菜,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并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
(四)在游戏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就是能够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教学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动手做的游戏,让学生不断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上海辅读学校语文教材第三册第5课《上衣 拉链》这一课,我准备了上衣和拉链,让学生在认识了上衣和拉链的同时,自己动手来纽纽扣、拉拉链,从而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丰富多彩的游戏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对于培智学校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的学习兴趣性更高,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游戏既有效地打破学科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消除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还能有效地为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在整体上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总之,游戏教学法在培智学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充分的运用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和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全礼. 特殊教育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
[2]肖非.智力落后儿童心理与教育【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
[3]雷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