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曲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减灾对策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1.张莹 2.裴梓淇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河曲县气候也在发生变化,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河曲县气象局  山西忻州  0365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河曲县气候也在发生变化,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对气象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当气象因子的变化超过其正常生理活动以及可忍耐极限时,即可导致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本文结合河曲县地理形势和气候条件,列举了河曲县干旱、霜冻、大风、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减灾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减灾对策;气象灾害防御;预警服务
        河曲县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位于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最高达1500多米,西部黄河沿岸仅800米左右,由于流水切割,地表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河曲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促短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形势与气候条件,河曲县主要受干旱、霜冻、大风和洪涝等气象灾害影响,对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对此,本文将列举河曲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并给出减灾对策,以减轻农业气象灾害给当地农事生产带来的损失。
        1 河曲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1.1 干旱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从而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所需水分,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气候现象[ ]。干旱的发生、发展是一种缓慢、连续、复杂的过程,干旱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在河曲县境内,可耕水浇地面积4.57万亩,旱地面积68.45万亩,大部分地块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生产力水平较低,抗旱能力较差。农作物受旱后,生长速率下降,植株变矮小,严重时叶片萎蔫,落花落果,轻则造成减产,重则致死。河曲县春季晴朗少云,气温回升快,空气干燥,加上多风,土壤失墒加快,容易形成春旱,对春播作物的适时播种与出苗具有不利影响。夏季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蒸发量大,若长期无雨或少雨,极易形成夏旱。若7月下旬到8月中旬连续2旬的旬雨量不能满足玉米需求,会造成雄穂与雌穗抽出的间隔太长,导致授粉不良,果穗籽粒减少,严重干旱时甚至雄穂和雌穗抽不出来 ,雌穗部分不育甚至空秆。
        1.2 霜冻
        霜冻是指温暖季节里(平均温度高于0℃),土壤表面、植物表层或贴地气层的温度下降达足以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短时间的低温冻害现象[ ]。河曲县地势东高西低,境内丘陵起伏,冷空气容易聚集,且土壤多为面砂土,干燥疏松,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小,当冷空气入侵时,容易形成霜冻。河曲县初霜冻期一般出现在9-10月,终霜冻期一般出现在4-5月,如果出现早霜冻,对尚未成熟的秋收作物和未收获的露地蔬菜产生危害,如果出现晚霜冻,则对春播作物的幼苗和越冬返青后的作物造成影响。例如河曲县2019年终霜冻出现在5月20日,导致春播作物遭受冻害。
        1.3 大风
        在气象上一般称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0m/s的风为大风,当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时,就称为大风灾害。微风对于农业生产是有利的,可促进气体交换,帮助传播花粉,调节改善小气候等,但风速过大则对作物生长带来危害。河曲县春季大风天气出现频繁,作物容易发生机械损伤,生殖期落花落果,如果在开花授粉期间出现大风天气,则会影响结实和产量,为农业经济带来损失。不仅如此,大风还会造成土壤风蚀沙化,地表覆盖物减少,土壤水分下降,严重影响春耕春播工作,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1.4 洪涝
        洪涝灾害一般由长时间降水过多或区域性暴雨及局地性短时强降水引起。在地势低洼或地形闭塞的区域,雨水常常无法及时排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严重的洪涝灾害会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作物被毁,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河曲县洪涝天气一般发生在6-8月,此时正值汛期,雨水多发季节,玉米、高粱等作物拔节、抽雄和开花期,洪涝会对玉米等作物的产量、品质带来很大影响,洪涝引起的地质灾害甚至会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1.5 冰雹
        冰雹是从发展强势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球或冰块,是一种季节性明显、局地性强且来势猛、持续性短、以机械性伤害为主的天气灾害。河曲县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7-9月,一般发生在午后到傍晚,局地性强,持续时间短,山地地区较多。冰雹的发生会使农作物遭受机械性损伤,处在开花期或成熟期的作物较处在幼苗期受害严重,如果下雹时间较长,如豆类等双子叶作物较禾本科作物受害严重。冰雹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秃杆死苗,破坏农业生产设备,冰雹的发生还会使地表温度急剧下降,造成冻害,使农田大量减产,给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
        2 气象灾害减灾对策
        2.1 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
        截至2015年,全国已建成63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初步形成了农业气象监测站网,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农业气象观测技术规范。河曲县为国家一级农业气象站,开展了农作物生长状况、农田土壤水分、自然物候等观测工作,为形成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体系建立了依据。为确保粮食的合理种植与丰收,制作了春耕备耕、春耕春播、秋收等气象为农服务专报,土壤墒情专报、农业气象月报等业务的开展使农业气象服务逐步延伸到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及时、准确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有助于农业生产部门和种植户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灾害损失,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2 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脆弱区。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信息难以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农村,农村的防灾抗灾能力较弱,公共设施相对薄弱,承灾能力低,农民的防灾避灾知识缺乏,是受灾影响最大的群体。农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要向更加细化的方向发展,气象部门要建立广泛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网咯,通过手机短信、显示屏、大喇叭、邮箱、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将预警信息送达到每一位农民手中,实现气象信息的“进村入户”。同时要加强气象灾害知识的宣传,提高河曲县农户的防灾减灾意识,以便更好地发挥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实际效益,提升农村气象减灾能力。
        3 结语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下,应建立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防治沙漠化,发展旱作农业,调整作物布局,使气象灾害对农业设施的影响降到最小。此外,还应多于政府部门联动合作,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增强抗旱、排洪、防溃能力,以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晓光,李茂松,霍治国.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减灾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4
        [2] 李亚敏,杨凤书.农业气象[M].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74
        [3] 姚静.大同云州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气象服务措施[J].农家参谋,2020,(15):120
        [4]杨欢. 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分布与减灾对策[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
        [5]吴昱璇. 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区域分布与减灾对策分析[J]. 南方农机, 2017, 048(022):149-150.
        [6]叶成明. 现代农业气象灾害特点与防灾减灾对策[J]. 农业工程技术, 2018, 38(20):84+86.
        [7]胡明强.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对策[J]. 乡村科技, 2018, 198(30):107-108.
        [8]文远红, 文高远, 付昭光.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有效措施[J].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