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树种选择与病虫害防治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石世昌
[导读] 摘要:在生态建设要求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种植园林植物是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但病虫害问题的存在会对园林植物带来不利影响,了解园林植物树种选择与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是园林植物种植的关键所在。
        临沂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生态建设要求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种植园林植物是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但病虫害问题的存在会对园林植物带来不利影响,了解园林植物树种选择与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是园林植物种植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园林植物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并对病虫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展开了探讨,以期实现生态园林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园林植物;树种选择;病虫害防治
        在园林植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极为重要,且该工作具有系统性强的特点,要求园林技术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了解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并可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以此提升园林绿化质量,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园林绿化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1、本土与外来树种结合原则
        本土树种是自然分布的树种,在当地生存多年对气候及环境适应度较高。同时许多本土树种历史悠久,与民间传说有所关联,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园林绿化设计时应将其与外来树种结合栽种。
        2、适地适树原则
        园林绿化种植前应对栽种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了解气候、水文、土质等多种环境因素,结合生态学与生物学对树种进行分析,选择与环境相适宜的树种进行栽种。
        3、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搭配原则
        在北方地区进行园林种植时,由于冬夏气候分明因此需栽种夏能遮荫冬可透光的树种。通常落叶乔木因其具有较大面积的绿化量且生长寿命较长,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与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在北方栽种地区栽种较多。同时,还应栽种松树等常绿树种,以实现四季常青的绿化效果。
        4、速生与慢生树种结合原则
        速生树种生长快速,有利于实现园林的高效发展,但其缺点是寿命短且衰减速度快。而慢生种树具有较长的生长寿命,但生产速度较慢,需较长时间才可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因此应将速生与慢生树种结合进行栽种。
        5、地区特征及地方特色突出原则
        树种选择时要对城市的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地方特色合理进行树种的选择,栽种当地较为有名且民众喜受度高的树种。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原因
        1、外来物种是病虫害传播媒介
        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树种区域较为固定,通常不会出现跨地区的病虫害传播现象,但在园林绿化过程中会引进外地树种进行栽种,存在跨地区物种侵入的隐患。如美国白蛾跨区传入中国正是由于引进外来物种所致,且由于缺乏防控技术与经验,致使其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后果。
        2、防治技术过于单一
        在对园林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化学农药防治是主要的防治措施,此种方式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可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病虫害问题,然而由于农药残留问题的存在会对人及动物的身体带来伤害,也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会使植物出现抗药性,进而使防治工作难度进一步提升。


        3、城市环境不利于园林植物生长
        园林植物的栽种地主要是公园、社区或街道两侧等人员密集区域,但这些地区的生态多样性差、生物结构较为单一、环境协调性不高,致使园林植物生长于人工环境当中,影响了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与自然环境不同的是,城市园林环境的土壤较为贫瘠,植物成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并不充足,并且由于城市过于拥挤,园林植物的生长空间度不充足,进而使部分植物出现了畸形生长的问题。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密集与高耸的建筑阻挡了阳光的照射,对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带来了一定影响,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产生了阻碍,使之缺乏疾病抵御能力,进而导致病虫问题的频繁发生。
        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1、合理选择种植品种,科学制定种植规划
        园林种植前要对植物品种进行严格筛选,选择适应性强、性状优良且具有良好抗逆性的品种进行栽种,同时要制定科学的种植规划,在保证植物美观的同时,将植物成活率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对当地的病虫害类型进行分析,尽量不栽种易发生病虫害问题的树种。
        2、加强养护管理,及时处理病虫害
        园林植物养护时要加强水肥管理,及时进行杂草拔除与土壤疏松。定期进行植物修剪并对其生长情况进行观测,做到及时发现与处理病虫害问题。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病虫卵块及成虫的捕捉,或采用灯光进行害虫的诱捕,还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害虫的灭杀,或在树干上涂胶以免害虫上树或下树,以此控制病虫害问题的恶化。
        3、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与化学防治方法相比,生物防治技术的污染较小,不会伤害人体或动植物,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生物的天敌特性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城市园林中有多种类型的植物,具备天敌生存与繁衍的环境,同时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为天敌在城市中的生存创造了条件,因此采用生物防治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具有可行性,且可达到长期且显著的效果。
        4、采取适合的栽培技术
        绿化树种与苗木的搭配种植,对病虫害的传播具有抑制作用;在同一区域内栽种多种类型植物或小面积的同类植物,病虫害生存环境会遭到破坏而影响其传播效果;加强水肥管理,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提升植物的抗逆性;应使用腐熟的有机肥以降低污染源;确保无机肥料元素比例合理且充足,提升植物的疾病抵抗能力。及时进行存在病虫害的植物修剪,并将剪下的枝叶采用无公害方式处理;采用科学的方式除草或植物修剪,以免工具或人员携带病虫或病菌而导致病虫害问题发生。
        5、加强园林管理人员培训,严格检疫病虫害
        应对园林管理人员的素养及责任意识进行强化,提高其病虫害防治技术。管理人员应对园林植物的属性进行详细了解,具备水肥管理以及修剪技术,同时还应定期进行巡查,加强病虫害检疫,监测病害的发生程度,以此实现对病虫害问题的及时、有效控制。
        结语:
        了解园林植物树种选择原则,明确树种选择与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有处于对植物的特性进行合理利用。园林管理人员可在丰富的园林植物种植经验基础上,结合环境及种植需求的变化合理进行园林植物树种的选择,以此强化病虫害预防效果,保持生态系统平衡,构建出和谐、自然、环境优美的园林绿化空间。
        参考文献:
        [1]周广雨.树木养护和园林病虫害防治策略探讨[J].现代园艺,2018(8):181.
        [2]苗瑞芬.刘思文.林业常见树种的病虫害防治分析与探讨[J].现代园艺,2018(12):51.
        [3]华小平.树木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12):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