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工作的若干思考——以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合胜村村庄规划为例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马晓洁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增强和乡村振兴的深入,我国乡村建设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但是村庄规划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  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随着人们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增强和乡村振兴的深入,我国乡村建设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但是村庄规划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要做好空间规划视野下的村庄规划,深化精明收缩、城乡等值化理念,让乡村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将农民手上的生态农业资源资本深化,落实两山理论,使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本文以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合胜村村庄规划为例,在概述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对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工作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空间规划;村庄规划;规划体系
        1空间规划与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体系下的对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规划控制,对其进行保护的同时合理地开发利用,提高对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让空间结构、运行效率、要素统筹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次研究以明确乡村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为基础,开展多规融合的模式探索,对村庄建设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和监督管理。
        空间规划体系指的是政府各级相关部门的空间管理权利和责任,想要做好空间规划,就需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机制,让空间规划管理职权更具整体性的同时落实到实处,起到让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更加合理、生态系统管理更加科学、社会经济更加协调、城镇化建设更加有序等作用。在我国实际的空间规划体系中,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五级,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三类,而村庄规划是城镇开发边界外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
        2空间规划对村庄规划的启示
        空间规划的重点在于统筹综合协调,规划师要具有底线意识,严格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来开展规划工作,将“双评价”作为基础不断让国土空间格局得到优化,让国土空间用途的管理制度能更加科学、完善。目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系列部署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等有关文件要求,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部署开展村庄规划试点工作,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合胜村作为试点村庄开展规划编制工作。自然资源保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永农调整等内容在过去村庄建设规划内容中都得到了深化,对未来村庄建设能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3空间规划视野下的村庄规划
        3.1全域统筹
        在村庄规划的过程中,应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思路应用其中,合理地划分出规划的区域,让此区域执行统一的规划标准,让整体空间规划更加协调。强化“村庄规划”制度支撑:①出台村庄规划编制规划和技术指南,真正指导乡村振兴、集中居住、村民建房、基础设施、村风村貌提升、产业打造等;②制定村庄规划编制纳入年度考核办法,明确村庄建设责任主体;③明确村庄规划审批程序,各个环节充分体现村民自主、自治作用,真正体现村民的利益。针对废弃、闲置的宅基地,分布零散拟需撤村并点的农村居民点,开展农村宅基地增减挂钩项目,推进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3.2总体空间结构
        村落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好总体空间结构关系,以现有的格局为基础,设计具有地域特征的村庄规划。找出村庄中的主轴线所在,以此开展周围的规划建设,让自然风貌得以更好展现。

例如合胜村构建了一心、一轴、两带、三片五区的村域发展空间结构,“一心”为中部以行政办公、教育医疗养老、综合旅游服务等为主的公共设施中心;“一轴”即沿南北向乌板公路发展主轴线;“两带”即旅游公路及南侧东西向交通联系带;“三片”即三个集中居住点,分别为中部、西部、南部三片居民点;“五区”:即现代农业观光区、林草休闲游憩区、高效农业产业区、特色人文体验区、城郊体验游赏区。到规划期末建成生态宜人,村城融合,农旅促收,设施完善的田园综合体村庄。
        3.3总平面布局
        在总平面布局中,规划师应该做好实际村庄的自然文化资源以及建设用地等空间分布的综合分析,在实际规划中落实生态优先的原则,让村庄规划形成自然的格局布置。让农田、住宅、河流湖泊、池塘、山川等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让村庄建设更加适合农民生活需求、适合农业生产发展需求、适合旅游业发展需求、适合村庄建设管理需求。合胜村全域分为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各空间不重叠不冲突。依托临近乌鲁木齐县城镇开发边界的区位优势,综合考虑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村庄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逐步强化服务县城发展、承接县城功能外溢、满足县城消费需求能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4总体规划管控
        在村庄规划的过程中要注重底线的管理控制,规划师要具有空间规划视野,在规划过程中对空间中所有的资源合理进行利用,提高利用效率、优化配置,让空间效率和结构优化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通过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控制的方式来提高管理效率。为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新业态新产业,在城镇开发边界以外,不适合成片开发建设的地区,根据地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结合项目区块地形地貌特征,依据建筑物占地面积点状布局,按照建多少、转多少、征多少的原则点状报批,根据规划用地性质和土地用途灵活点状供应。尊重村民主体地位,以村民或村集体共同开发为主,引入资本,活跃市场。
        4.1多要素综合分析
        相关人员在规划中应注重村庄住宅、田地、商贸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在规划的过程中应以保护原有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系统为基础,对乡村中独有的田园风光进行开发,在自然资源最小干预的情况下,开展乡村规划建设。
        4.2分区控制与引导
        在空间规划中,通过空间治理的平台建设,根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开发建设活动进行规范控制,应用在乡村建设中,就是通过各管控红线的制定来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影响,保证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刚性管理。
        (1)田园耕地控制区:严禁大肆开发建设占用农用地,不得破坏、污染土地。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农业生产格局。耕地的核减主要通过节水退地、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修复等项目完成,但是必须保证划规划目标年耕地保有量不突破下限。
        (2)林地保护控制:林带一般采用防风效果比较好的疏透式结构,其配置要与田块、道路、渠系相协调。建设优质、集中连片、基地化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有针对性地采取培肥地力、保护性耕作的措施,稳步提高耕地产能,确定划入的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3)传统民居风貌区域的控制与引导:在乡村规划的过程中,应保留村庄中原有的传统民居形态和民俗风格,在对规划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单要注重对质量方面的评价,更是要将建筑风貌综合到其中。实际村庄规划中可以保留一些风貌较好的建筑,以《村庄整治技术规范》为依据开展风貌一般的建筑改造整治工作。
        结束语
        在空间规划视野下进行村庄规划探索,能提高规划建设的整体性和提高对村庄及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让村庄规划建设能以现有自然状态和历史传承等内容作为规划基础,规划建设出更具自然特色的村庄,推动村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官卫华.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重构—南京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12(3):85-95.
        [2]张忠利.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空间规划法的立法路径研究[J].河北法学,2018,36(10):45-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