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语言文字教学,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使学生获得初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小语教学的任务首先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以上可见,虽然小语教学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其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那么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呢?根据我个人教学中的感受和体会,谈谈如下几点:
1.要正确寻找和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等。这样就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年级,不同的教材要求和基础水平来确定。低年级应注意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的训练。如:二年级语文中有一篇课文《丑小鸭》,有位老师上这一篇课文一味地让学生分析故事的发生、发展、经过、结果。这样就不适合低年级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那么,这篇课文应该先从关键的字、词去理解课文,再让学生通过读来训练,这样学生一方面掌握和积累了一些字、词,还通过分角色进行读的训练,领会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如一位特级教师上《阿德的梦》这篇课文,在讲解课题时先让学生理解“梦”字的意思,学生根据题目理解为“做梦”,再让学生根据这个“梦”的意思引出一连串的词语:梦想、梦话……,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又能丰富和积累词汇。
2.要正确运用训练的方法
(1)加强读的训练,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要让学生有充分接触语言文字,多读课文。读,有默读、朗读、背诵。默读,是理解词语,熟悉句子、感知内容的好方法。朗读,既是吸收语言文字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文字、培育感情的有效方法。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文字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2)在默读中理清思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作者的思路,可采用默读。因为默读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冷静地思考。要求默读时对每一篇课文都要先弄清这是什么类型,板书时点明:人、事、活动、景物。比如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我在弄清是写事的文章之后,深入反问:写谁?谁怎么样?与教科书有什么关系?然后串成课文+内容: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英勇地牺牲了,接着继续在默读中弄清写作的顺序,列出几种顺序,教给几种分段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珍贵的教科书》是写事的,肯定按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分段,先分三大段,再把事件的经过分两段:取书、护书。
(3)在朗读中理解词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有效方法。
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可以理解词语的内涵,领悟作者写作的情感和目的。 (4)通过背诵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代。趁着小学生的记忆好,在他们的小脑袋里装点诗文佳作,幷为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做好一定的铺垫,尤其是对于学生“不会表达”的缺憾是一种很好的补偿。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尽量做到精讲多练,挤出时间指导学生背诵。
3、抓好语言的比较训练,可从文字的比较、词的比较,句式的转换等方面加以训练。语言文字训练,相当的一部分要学生学习词语的运用,语文中有大量的词汇。能否正确、流利、优美地使用语言,关键是看学生能否理解大量的词汇,词语的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中词语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
又如在一年级课文《小猴子下山》的教学中重点的词语有:“非常”一词,“他非常高兴。”
师:“非常”什么意思?
生:就是“特别”的意思。
师:那“他非常高兴。”一句中,“非常”可以换成别的什么词,句子的意思不改变呢?
生:他特别高兴。
生:他很高兴。
生:他可高兴。
师:如果在高兴后面加一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呢?
生:他高兴极了。
这样的发散教学,使学生自然地明白同一意思的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近义词的教学,不露痕迹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们只有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其它思想、科学意识等教育,才能较好地完成我们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出版社.S版.
[2]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参考书》语文出版社.S版.
[3]《小学语文教学宗旨》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