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投放分析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杨露红
[导读] 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活动,操作材料占据重要地位,对提升幼儿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中心幼儿园    杨露红   408216

摘要: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活动,操作材料占据重要地位,对提升幼儿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提升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操作材料投放有效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探究其现有缺陷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希望对幼儿园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操作材料投放;策略研究
        引言:操作材料可以说是幼儿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通过投放操作材料可以有效针对幼儿心理特点,切实提升教学效果,为幼儿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提升操作材料投放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操作材料投放中存在的问题
       (一)操作材料内容单薄
        通过研究当前幼儿园操作材料类型可以发现,操作材料类型主要集中在抽象符号上,功能相对单一,不符合幼儿心理特征,一旦幼儿心中的新鲜感褪去,教学效果存在明显下降。当前阶段,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活动通常以操作材料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但是相对固化的操作材料对培养幼儿数学思维以及逻辑思维方面极其不利,甚至会阻碍幼儿逻辑思维发展,对幼儿全面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此外,长期使用单一的抽象符号会大幅降低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本身即为一种抽象性的知识,再加上长期使用抽象符号,重情况下,甚至会让幼儿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对幼儿日后发展不利。
        (二)投放主体相对单一
        依据新教学理念,幼儿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幼儿园的教学方案应以幼儿为纲,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选择操作材料。但是根据实际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仍有部分幼儿园大班在进行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操作材料投放。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幼儿较多,教师难以完全掌控课堂秩序,进而导致教学进度延后。操作材料投放主体集中在教师身上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极其不利,对提升幼儿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性培养也会造成阻碍。最重要的一点是,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会受到一定削弱。



        二、提升幼儿园操作材料投放有效性的措施
        (一)拓宽操作材料类型
        幼儿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操作材料的丰富性对提升幼儿数学学习质量的关系,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操作材料越丰富,幼儿的操作兴趣越浓厚,对提升幼儿数学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因此,教师应注意依据幼儿的兴趣与能力选择合适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行选择。在注意材料的丰富性同时,还应注意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幼儿的学习注意力,进而实现培养幼儿逻辑思维以及数学思维目的,同时兼顾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的目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其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通过拓宽操作材料的丰富性还可以切实提升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可以选择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旧物等,提升幼儿对自己动手的兴趣,自行组合操作材料,进而实现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的乐趣性。教师在拓宽材料类型时,应注意一点,丰富不等于繁多,教师应合理选择操作材料,依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素材,最大限度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强化数学操作材料的层次性
        幼儿园教师在实际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意以幼儿为主体,依据幼儿的兴趣选择操作材料,并提升操作材料的层次性。数学操作材料是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因此,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应以教学内容为导向,辅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材料。同时,教师还应充分注意到幼儿之间的差异性,提升教学材料的层次性,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选择符合幼儿实践能力的操作材料,实现培养幼儿根据自身感官能力自行探索能力的目的,满足幼儿心理发展需求。
        教师在提升数学操作材料层次性时,应兼顾幼儿自主性培养需求以及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思维能力水平发展特点为由低到高发展,依照由直观性到抽象性的逻辑发展顺序,分四个阶段发展,即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表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因此,教师在选择数学操作材料时,应依照大班数学教学内容以及逻辑思维发展规律选择,此外,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幼儿各发展阶段的需求,为其提供功能性与操作难度具有一定差异的操作材料[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幼儿选择的自由性,允许幼儿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相应操作材料,为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以及独立自主能力提供有利环境支持。通过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逻辑思维发展特点,强化数学操作材料的丰富性,为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总结:综上所述,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有效性对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采取有力措施,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以及逻辑思维发展规律选择相应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各阶段发展需求。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幼儿兴趣,给予幼儿选择的权力,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余娟.大班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000(011):P.47-48.
[2]黄翠珍.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投放研究[J].学苑教育, 2018,000(005):76-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