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高校研究生机械工程课程体系构建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高晓龙
[导读] 对于如今机械专业研究生来说,一方面要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

        摘要:对于如今机械专业研究生来说,一方面要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保证不断提升自身整体实践能力。本文在研究过程首先从一个目标、两种能力、三个原则、四个结合入手对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高校研究生机械工程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其次,分析了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高校研究生机械工程课程体系构建保障对策主要包括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育制度管理以及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关键词:实践教学平台;高校研究生;机械工程课程体系
1 绪论
         在如今研究生机械工程教学体系当中,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当中,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背景下,结合高校研究生实际情况,构建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课程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全新技术,不断培养学生们的职业能力、技术拓展能力,保证学生们能够不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对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高校研究生机械工程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针对性研究。
2 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高校研究生机械工程课程体系构建
2.1 一个目标
         首先,对于一个目标而言,应当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的整体要求作为目标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人才培养方案而言,应当对学生知识、能力以及素质提出明确要求,在构建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将此作为重要基础。例如在进行试验过程中需要将关注重点放在试验操作技能、综合试验开发等方面,所有开设的实验课程都应当具有综合性与设计性的特征。而对于专业实训而言,则应当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能力培养层面。对于高校研究生而言,要实现与本科生的差别,要将重点放在受力分析、动态分析层面,不断提升学生们的整体科研能力。同时要保证学生们能够将科研成果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2 两种能力
         两种能力指的就是实践应用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结合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将关注的重心放在这两个方面能力的提升上。从实践应用能力角度出发,就是要将科研成果用于实践工作当中,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传统方法所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而提升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
2.2 三个原则
         (1)以学生为本原则。要将学生作为自身重要的参与主体,结合学生实际发展要求,围绕能力建设与素质建设针对性开展实践教学。(2)系统性原则。从整体优化角度出发,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保证在机械专业研究生入学的三年时间当中不间断的构建实践教学平台,要将研究生基础课学习作为基础,毕业论文研究作为主线,中间穿插指导教师的各项科研课题,形成一个紧密联系,彼此相互作用的体系。(3)效率性原则。积极组织各类实践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满足实际要求,防止出现教学资源浪费的情况,最大程度上降低充分性教学内容的浪费。
2.3 四个结合
         首先要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同时还要积极主动的关注学生们团队协作能力、协调能力的培养。

其次,要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进行课内教学过程中要保证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实验室、实习现场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再次,要将校内学习与就业岗位结合在一起,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兴趣设置针对性专业方向,不断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3 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高校研究生机械工程课程体系构建保障对策
3.1 加强队伍建设
         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教师队伍是十分重要的主导者,同时也是重要的实践者。要不断培养学生们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保障。在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配备专业化的既懂理论又懂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与高级实验师,积极鼓励教师能够来到企业和工厂当中开展实践工作。
3.2 完善实践教育制度管理
         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其是与理论体系相辅相成的,为了能够提高教学实践环节力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目前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当形成一个上下协调的实践教学组织系统,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对不同组织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任务以及责任进行明晰,保证决策层、管理层以及执行层彼此的分工与责任十分明确。另外,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建立一个制度保障机制,结合实践教学的目标,确定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这对于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也能够起到积极帮助作用。最后,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工作规范。对于所有实践课程而言,都应当设计明确的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同时要制定明确的实验考核方法。
3.3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教育需要,积极应对校内实践的不到位,在进行实习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严格落实“双赢”原则,保证本学校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能够服务社会,特别是在企业当中,不但要保证专业能力能够得到训练,更为关键的就是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教育。所以在建设基地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校企在产、学、研三个层面的交流与合作。首先,应当与一些具有良好规模与结构的企业一同建设实习基地,形成相互支持、依托的互动式产、学、研基地,这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能够起到积极帮助作用。产、学、研一方面是研究生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能够保证研究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发展。从目前很多高校实际情况看,已经建立一个相对而言综合性、专业型的实习基地,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实际要求。
4 总结
         本文在研究过程首先从一个目标、两种能力、三个原则、四个结合入手对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高校研究生机械工程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其次,分析了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高校研究生机械工程课程体系构建保障对策主要包括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育制度管理以及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余永维,杜柳青,朱革.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案例建设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26.
         [2]王翠娟,胡永彪.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长安大学机械工程领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35):210-211.
        
宝鸡文理学院第十三批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编号:YJ18JGYB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