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将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部分初中历史老师根据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展开了相关的探索和讨论,制定很多教学策略,形成了多种教学方式,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针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况,对其有关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在历史课上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老师要依照学生的详细状况制定教学策略,进而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在历史学科内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养。但是历史教育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1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意义
由于现阶段初中历史课程在所考试范围内分数占比少,造成一些老师不够重视该课程,长久以来,老师的观点会逐渐影响到学生的思想,造成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一般都仅要求知道个大概,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考试过程及格就行的现状。另外,授课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将讲授范围局限于教材知识内,教学方式过于呆板且单一,课堂氛围过于沉闷乏味,造成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逐渐降低。为了改变这一现况,初中历史老师就要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改变,并且运用各种方法,提高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实施过程中,该教师可以运用以下几个方式:①构建一个以个人发展及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②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在一起进行授课,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还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理解和主观能动性。以上两个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方式之一,授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依照该学科的内容和每个学生独有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历史核心素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贯穿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绩中。
2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
2.1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实践的现况
现阶段部分历史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只是一味让学生能够快速解答提出的问题,往往会将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所出问题的含义而忽略掉,关于题目学生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思考。由于学生缺乏自我思考的空间,而被授课教师指引学习,造成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其次,授课教师在发出提问时也没有提前进行准备,而是突发奇想,使学生感到手足无措。另外,由于学生年龄不大,在学习上还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更别说独立学习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没有自觉性,而需要授课教师进行监督管理和帮助,长此下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遗留很多问题存在,这样更不利于学生提升历史成绩,在目前这个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该授课老师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对其进行改善。
2.2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的必要
在义务教学中,关键一个阶段就是初中教育,这个阶段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从这个阶段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最适合不过,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历史成绩提升上来,而且还能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和把握。使该课程变得简单有趣的同时,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并对其进行积极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丰富历史内容时,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可以更长远的发展。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历史核心素养,同理,初中历史教师也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历史成绩,而忽略掉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初中阶段学习历史时,一定要关注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个过程需要授课教师格外重视,尤其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
3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政策
3.1了解历史核心素养阶段性需求
以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来开展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先要了解历史核心素养阶段的需求,教师要做好榜样,不断将自身的个人素养提升起来,以自身为榜样,为学生做出示范,并走在教学的前端。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时候,要根据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同时进行,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其自身优势。相对来说的话,历史还是相对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思考所学习的内容,以免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出现走神现象,授课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要脱离课本,应从课本的内容不断进行拓展,把课本内容作为跳板,激发学生自主去探索发现问题,从不但探索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目前多媒体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所以授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圆明园内容时,授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圆明园的原始样貌,理解到圆明园的宏伟壮观,这样的方式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在日常学习历史课程中,贯穿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训非常重要。授课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针对自身所制定的教学思路以及方式进行不断创新,这样更有利于历史教学的长远发展,培养出很多学习优异的尖子生,授课教师在制定学习计划时,针对性的对每位学生制定计划,同时还要能够符合学生的需要,尽可能的去帮助学生提升成绩,教学进度也能够有顺序且高效的进行,更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历史的能力。
3.2 核心素养下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育
在核心素养下,根据历史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予以重视。历史知识比较枯燥。教师授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比如说秦朝的暴政,所要说的是残酷刑罚。投影材料:“秦朝有个奇怪的现象,大家都买鞋,但是拐杖很流行。为什么呢?”同学会觉得奇怪,就用这种奇怪的现象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引领学生思考课本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也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发挥思维能力,而不是过分依赖教师。比如,学生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时,首先要自己理解,而不是由老师带领。由于现代知识比较简单,学生也比较熟悉,所以学生应该多探索,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给出的解决方案要考虑到普遍性和方向性,不是只针对班上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全体学生。始终坚信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让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不要用一些很枯燥简单的问题。
3.3精心准备历史课堂的教学提问
众所周知,在课堂上,提问是师生沟通的最佳方式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教学的作用,使课堂提问更有价值,而不是空余其架子,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历史知识,然后把教师的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在讲解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公平条约时,可以潜移默化地将课堂知识与之联系起来,向学生解释为何要赔偿,为何要分割租地,让学生知道外国列强那么做的目的。同时,教师的提问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通过教师精心准备的问题,使课堂知识并没有那么枯燥。
4 结语
总之,作为初中历史授课老师务必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关工作重视起来,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历史以及学习水平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授课时,须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反应情况,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探索更加深入研究,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其历史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能够持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卢禹臣. 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意识[C]// 2017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 2017.
[2]陈云辉. 试探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9, 000(00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