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体校文化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曹雪梅
[导读] 随着现代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全能型的人才越来越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全能型的人才越来越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综合型全面发展的人才更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体校也应该在教育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改变以往只对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重视,也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讲授,不少的体校也在教育方法中进行了创新,开始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基于此,本文对创新教育在体校文化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关键词:体校教学;创新;文化素养
         多年来体校为我国的体育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体校对我国的体育事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孕育很多优秀运动健儿和优秀教练的摇篮,但是目前体校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多体校只注重对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这就导致学生离开学校之后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对体校的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善。
1.常规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不新颖
         体校对于普通学校来说有着它本身的独特性,普通的学校就只是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讲解,不断优化对知识讲解的方式,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而体校的体育训练占据着学生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多是以体育训练为主,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只能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以数学课为例,在体校的很多学生基础并不是很好,因为体校更看重体育技能所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科目并不是很重视,包括数学课的讲解也只是停留在公式的识记,老师们并不注重对课程讲授方式的创新,大多是墨守常规进行教学,所以教学内容老旧不新颖,很难调动起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1.2不能准确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理论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满足生活的需要,体校的知识文化教育也不例外,也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能把知识真正的使用到生活中,而不是把知识挂起来,很多体校的文化课老师固守教材,不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导致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并不强,学生也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且老师的主要讲授内容也是为日后的测验打基础,只能做到考什么讲什么而不是用什么讲什么,这样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不能激发同学们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兴趣,大大降低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局面。
1.3教学安排并没有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
         一般情况下体校的学生长时间进行体育训练,大多学生都很好动,会比较浮躁,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而且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而老师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讲课的方式没有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变,所以学习的效果不佳,老师与学生没能进行有效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并不强,老师只是一味的讲授知识,并没有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这会影响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意识。


2.创新教育在体校文化教育的融合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标准也在不断的发展,体校也应该慢慢的开始转变教学模式和授课方法,在对学生身体机能和体育专项技能训练的同时也重视起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这样才能培育出全能型的人才,满足社会和国家的需要。
2.1创新教学内容
         要想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首先应该创新教学的内容,不应该再一味的墨守成规,要提高对文化课的重视,老师在授课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可以在授课的同时讲授一些与理论知识有关的教学实例,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就以政治课为例来说,政治是一个文科的学习科目,对背诵有很高的要求,与其他科目相比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有一些哲理性的知识很难理解消化。老师就可以在上课的时候穿插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哲理知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述一些案例可以吸引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而且对于政治上的一些知识而言,很需要生活中的事例对它进行印证,有了真实案例的讲解,同学们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记起来也会更简单。而且在讲述实例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讨论,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有利于同学们活跃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2形成老师与同学的有效互动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并不是老师的课堂,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自顾自的讲,很少与同学们进行互动,老师如果跟同学互动的太少,同学们就很容易走神,而且同学们会很难跟上老师的讲课步伐,导致知识越落越远,越丢越多。所以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与同学们进行互动,这样才能保证同学们是跟着老师思考的,是和老师一起学习的。而且老师在互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反而基础稍微差一些的学生更是老师应该多关注的,老师与同学有了有效的互动,老师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讲解,对同学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2.3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体校的学生一般多活泼好动,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来进行对上课方式的创新。要想办法来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适当的创新一下教学的方式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就以英语课来说,英语课可能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枯燥和很难理解的科目,有很多东西需要同学们进行背诵。如果理解的不到位,那么背诵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小比赛,可以对同学们进行分组,组内成员可以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单词,一个接一个的背诵,这就做到了全员参与,而且同学们也非常乐于参与。还可以进行小组对抗,比如一组说汉语,一组翻译成英文或者一组说英文,另一组翻译成汉语。不能按时回答的小组接受惩罚。这就增加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适应体校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
3.总结
         体校学生文化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注重对体校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培育,要顺应发展,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和授课方法,老师们也要提高重视,让课程变得多样化,老师要多与同学们进行互动,而且也要进行一些趣味性的小比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帮助同学们学习理论知识。体校学生也要做到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为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由此可见,课程创新对于体校文化教育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任慧兰.甘肃教育.2004(05)
[2]创新教育与问题解决教学[J].钟志华.教育探索2001(10)
[3]创新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刘永智.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