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5月9期   作者:薛丽梅 何燕红 刘国丽
[导读] 分析研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研究。


薛丽梅  何燕红  刘国丽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 呼吸肾病科;广东佛山 528211)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按护理方式分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和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再接受综合护理共30例),比较护理干预效果,如肺部感染状况等。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率3.33%、住院时间(15.65±1.21)d低于对照组33.33%、(27.65±1.35)d,数据差异大(P<0.05)。结论:临床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时,可考虑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率,促进疾病恢复。
【关键字】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预防;护理;综合护理
  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此疾病多在老年人群中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学习等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时,为避免危险期,患者需卧床休息,但卧床期间,因咳嗽反射消失、吞咽、昏迷等状况,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性较大[1]。肺部感染属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仅影响治疗进度,且对其身体健康有严重威胁。因此,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已成为临床重点关注问题之一。针对此点,已有报告指出[2],综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状况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即使如此,目前仍有学者对此方面存在质疑。现纳入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组讨论此点: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护理方式分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选标准:①各患者均存在高血压史;②患者均接受MRI、CT等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满足脑出血诊治标准;③患者与其家属均同意此次诊治方案。排除标准:①重症脑出血者,如心肌梗死、消化道大出血、脑疝等;②因外伤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脑出血者;③中途转其他方式治疗者;④先天性精神、智力障碍者。对照组:出血位置:3例小脑出血,4例脑室出血,6例脑干出血,7例脑叶出血,10例基底节区出血,病程时间0.2-0.7h,平均为(0.5±0.1)h,女性13例,男性17例,年龄46-76岁,平均为(62.9±1.2)岁;研究组:出血位置:2例小脑出血,3例脑室出血,7例脑干出血,6例脑叶出血,12例基底节区出血,病程时间0.2-0.8h,平均为(0.5±0.2)h,女性14例,男性16例,年龄46-75岁,平均为(62.8±1.1)岁。基本资料差异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密切观察其体征,监测体温、呼吸频率、脉搏、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观察其意识、神志、瞳孔对光反射等,让其安静卧床休息,严格控制血压,清除脑水肿,降低颅压,避免继发出血。
  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①舒适护理:确保患者住院环境良好,保持空气清新,控制室温为20-25℃,湿度60-70%,定期用含碘消毒液消毒病室地板,降低病室人员走动频率和家属探视率,每日清洗消毒地面和病室物品。
  ②心理护理:高血压脑出血者多存在构音障碍、失语、偏瘫等症状,造成其心境障碍、焦虑、情绪低落等,因此需针对性与患者交流,缓解其不良情绪,让其掌握疾病知识、注意事项,保持积极、乐观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提升配合度,促进康复。
  ③口腔护理:因患者咳嗽、吞咽反射消失或减弱,降低唾液分泌量,口咽部积聚大量细菌,大部分患者丧失口腔自洁能力,加大肺部感染危险性。护士让患者平躺,将头部偏向一侧,用注射液抽取50ml清洗液,冲洗口腔,2-3次/d。
  ④饮食护理:针对无法进食者,患者发病后48h内需经鼻胃管给予半流质或流质的铁剂饮食,确保饮食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等,满足其生理营养需求,提升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率。
  ⑤呼吸护理:大部分脑出血者多存在意识障碍,易误吸,护士需密切监测其呼吸状况,保证呼吸道畅通,避免发生窒息。针对自主呼吸较弱者,可让麻醉医生实施气管切开,给予呼吸机干预,尽量避免多次吸痰导致呼吸困难。若患者意识清醒,给予呼吸机辅助时,护士需指导其深呼吸、咳嗽等。
  ⑥误吸护理:针对意识不清醒者,可将床头适当抬高30°,患者呈半坐卧位,若其咳嗽、吞咽障碍反射减弱,可置入鼻饲,避免误吸。此外,可用咽部冷刺激法,用无菌生理盐水(4℃)浸泡棉签,再用棉签涂擦患者后腭弓、软腭、腭弓、咽喉壁、舌后根,2次/d,每次10min,每次循环20次。
1.3 指标判定
  记录其肺部感染例数、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判定标准:①患者发生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②听诊肺部有干、湿性啰音;③白细胞计数≥10.0×109/L,体温≥38.5℃;④X线片显示患者肺部存在炎性变化;⑤痰培养显示存在致病菌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肺部感染率3.33%、住院时间(15.65±1.21)d低于对照组33.33%、(27.65±1.35)d,数据差异大(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者为临床重点护理对象,大部分患者因疾病影响,存在意识模糊的状况,机体反射性降低。一般来说,高血压脑出血者易发生咳嗽敏感度低,进而降低排痰能力[3]。此外,因治疗中使用了脱水剂等药物,呼吸道分泌物出现大量黏附的状况,此也会降低排痰能力,机体内部分泌物会呈积聚阻塞,引发肺部感染。此外,大部分高血压脑出血者,自主饮食和自主清洁能力均较低,口腔内部发生细菌侵袭,对肺部感染有间接引发作用[4]。经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后认为,确保护理干预质量对预防肺部感染有关键性作用。首先,提前预估可能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给予干预,如协助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提升其自主排痰能力,降低肺部感染危险性[5]。其次,整个干预中,密切关注患者体征指标,重视护理细节,尽量将各指标合理控制在标准范围中,达到稳定病情的目的,减少外部因素干扰,降低间接感染几率。本研究显示,研究组肺部感染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研究组患者采用的综合护理干预确比常规护理更具优势。分析原因为,综合护理干预中,重视患者病室环境、心理状态、口腔护理、饮食干预、呼吸护理、误吸护理等方面,从多个方面着手,提升咳痰和吞咽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综上,临床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时,可考虑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率,促进疾病恢复。
【参考文献】
[1]曹勇, 郑慧军, 苑亚东,等.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肺部感染的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8):1750-1752.
[2]潘伟, 王永红, 常万生.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9):164-165.
[3]彭信贤, 李春华, 钱佳栋. 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 32(15):1410-1412.
[4]王晓欣, 张银环, 赵丽芳.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全面护理与康复状况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4):16.
[5]朱瑞芳, 黄继红, 王建敏. 联合雾化吸入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探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z2):33-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