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慢性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5月9期   作者:杨桂芝
[导读] 研究分析慢性肾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


杨桂芝  
 (牡丹江第一人民医院透析室;黑龙江牡丹江157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60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常规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对比观察各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病患者加强全程健康教育,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关键词】慢性肾病;护理管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效果
   慢性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发展缓慢、病程长且具有诸多的并发症,由于患者对该病缺乏深入的了解,故而防治效果欠佳。临床积极对症治疗过程中,如果对患者辅以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在缓解患者痛苦的同时改善其生存现状。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现代临床中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现代临床诸多报道认为此种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慢性肾病护理管理效果。鉴于此,本研究为了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特此将本院于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60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做了如下报道,希望为临床干预慢性肾病提供可靠参考【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60例慢性肾病患者均于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接收。入组标准:在征得患者同意下,收集其病历资料;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已经签署研究同意书;认知、理解、表达能力正常;均为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功能性疾病;精神异常而无法正常交流沟通;病历资料不全而影响统计的患者;非自愿。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予以分组探讨,其中一组名为常规组,另一组名为研究组。每个小组分别30例。研究组包括17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龄47-79岁,均龄(67.9±6.6)岁;常规组包括18例男性和12例女性,年龄46-79岁,均龄(67.7±6.9)岁。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结果P值>0.05。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方法
   常规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有环境干预、负性情绪疏导、合理饮食指导、注意事项的讲解等等。而研究组30例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即(1)以通俗的语言,向患者科普慢性肾病知识,比如发生原因、进展过程以及有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后果,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并引起患者重视,促使其自觉形成健康行为;(2)向患者讲解治疗措施、用药方案、日常饮食、疾病转归等内容,重点说明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对疾病康复的意义,耐心说明服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科学、正确的应对措施,保证患者用药治疗安全;同时嘱咐患者科学合理饮食,以高蛋白、低盐为主,禁止摄入高磷、高钾食物,促使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3)嘱咐患者科学合理运动锻炼,并鼓励患者每日适当运动半小时,运动强度以患者为宜,运动方式主要有饭后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通过科学运动来增强机体抵抗力。(4)由于患者对慢性肾病缺乏深入的了解,心里面难免会过度担忧,对此,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同时给予一定的心理安慰、精神鼓励,增强患者治愈信念。必要时,可邀请预后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为病友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面对临床治疗【2】。
   1.3观察指标
   (1)以百分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慢性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对疾病了解越深;(2)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即: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积极配合,无拒绝或抵触情绪、行为,视为完全依从;需在医护人员督促下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偶有抵触情绪或拒绝行为,通过耐心讲解之后缓解,视为不完全依从;患者不遵医嘱治疗,拒绝或抵触行为严重,视为不依从。
   1.4数据统计处理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例数或构成比(%)表达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并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对比
   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为(88.6±3.7)分,显著高于常规组(69.3±2.6)分,组间差异显著(t=11.800,p<0.05)。
   2.2两组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依从性高达96.67%,常规组依从性高达80.00%,组与组之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下,要求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开始进行护理并一直到患者康复出院为止。由于慢性肾病具有十分复杂的病因,极易反复发作,预后也容易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故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针对性的干预,让患者引起重视,使其自觉形成健康行为来配合临床治疗,这对于患者临床疗效的提高,发挥着重大意义。本研究中,特此对慢性肾病患者实施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主要从科普慢性肾病知识、用药指导、心理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等方面作为护理出发点,满足患者需求,让患者深入了解疾病,消除其错误认知,及时纠正其不良行为,进而以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面对治疗,结果发现,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88.6±3.7)高于常规组(69.3±2.6)(p<0.05);研究组依从性96.67%高于常规组80.00%,组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充分证实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具有十分突出的效果,可加深患者对慢性肾病的了解,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3-4】。
   总而言之,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慢性肾病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柏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14):121-121.
【2】林淑娉,周锦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03):138-139.
【3】华秀芝.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218-219.
【4】海棠,斯琴图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47):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