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生已有了相当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通过自主阅读,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强化自己对语文的兴趣,同时也养成自己学习语文的一些良好习惯,为自己更好的学习语文做好铺垫。所以,目前高中语文阅读现状告诉我们,要想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真正在阅读中受益,并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和学习能力,老师在教学中结合现状,研究目前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创新方法,改变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基于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引言
阅读训练是高中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要想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首先需要突破常规传统的教学思路,打破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寻求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多元化。学生阅读训练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一)过分注重功利化教学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还在按照过去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一味地照本宣科。重点还只放在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上,忽视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以及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教师未能教给学生如何正确地选择课外书籍,以及该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导致学生缺少阅读目标与阅读计划,阅读时只是随便拿起一本书翻阅,导致阅读效果不好。此外,中学生普遍缺少正确的阅读方法,导致阅读质量难以有效提升,也阻碍了学生对各科目的学习。(二)部分课堂教学呈无效、无序状态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模式为合作、自主、探究,因此,各种教学模式变为大部分教师期望达成的目标和成绩。部分教师通常习惯地将几种教学模式在一节课上教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很难独立思考、阅读、感悟。如最常见的“合作学习”,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对提出要求、内容设计、小组分配等方面缺少合理安排,导致大部分合作学习呈无效、无序状态。
二、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获得语文综合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科学的阅读方法,其阅读教学会大打折扣。因此,作为高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教会学生阅读的一些方法。首先,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本内容,抓住其中的人、事、物、景;对于写人物的文章,学生一定要了解人物的特点、看看人物的外貌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还有他的神态等,从而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其次,不管是写景,还是写人、写事,都要抓住文章的递进关系,体验其中的情感;第三,要发现和积累文章中的一些写作手段,比如联想、对比等一些手法的运用,看看它们在文本中发挥的作用;第四,对文章中关键句段进行分析,寻找关键的信息,如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等等,这些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等。
当然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了解人物关系,事件的转变原因,文章巧妙的过渡以及精彩的开头和结尾等,都是学生在阅读中需要关注,也是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内容,提升阅读质量的途径,对于学生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三、积极创设能够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的阅读教学形式
阅读学习给学生创设了一种信息交流沟通对话的过程。通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阅读,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好处。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学生可以与作者有思想和心灵上的碰撞,可以有效的跟着作者的思路去探索作者的心路历程。从长期来看,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和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通过阅读教学,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并且逐渐引导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阅读应该是一个主动加工构建的过程,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行阅读。在阅读活动中,不仅是了解作者写作的内容,同时也要结合着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这些信息内容,同时对于有困惑有矛盾的地方,要及时地发问。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探讨,解决自己的疑问,获得知识的进步和成长。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也可以在让学生阅读之前提前给学生准备一些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的阅读效率可以显著提高。对于同样的阅读材料,教师会发现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内容不尽相同,可以说学生的回答呈现了多元性的特点。所以,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鼓励提倡的,让学生们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那么,学生就能够吸取各家之长,丰富自己的思维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是有着促进作用的。
四、阅读能力与阅读思维并重,鼓励学生辩证阅读与思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是重中之重,因此,要兼顾阅读能力与阅读思维的锻炼。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思考,充分探究阅读内容的深层次内涵。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阅读,即在阅读中进行自我反省,以发现阅读中存在的矛盾,主动对不同问题进行探究[6],增强阅读的深度。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扩大思考的广度,重视学生阅读后的总结归纳过程,让学生将思考的体会整理汇总,最终化为学生自身的理解收获。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在阅读后互相交流阅读观点与体会,使学生之间产生思想碰撞,更进一步强化学生阅读训练的收获,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教师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要给予适当合理的评价,以鼓励学生阅读,完善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思辨能力。
结束语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从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尤其在探索研究能力写作能力方面得到有益的训练和提升,让学生从阅读中发现更多的宝藏,获得人生更多的智慧源泉。
参考文献
[1]李军成.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剖析[J].学周刊,2020(03):125.
[2]潘竞政.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摭探[J].成才之路,2019(35):52-53.
[3]钱海燕.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