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6期   作者:邢继婷
[导读] 最后探究了相应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有一定帮助。
        摘要:初中语文的阅读有效教学过程中,要将相应的措施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加以实施,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要能得到充分重视。只有从多方面得到重视才能有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对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才能起到促进作用。此次主要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用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探究了相应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导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为适应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革新,教育事业不断革新,使得初中语文阅读逐步得到重视,以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容易被忽视的就是阅读这一项目,初中是学生自主性学习发展的关键时期,强化初中语文阅读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
1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程式化的教学形式失去了阅读应有的美感;形式化的阅读教学失去了教学灵活多样性;艺术化的阅读教案让学生的理解受到了限制。
1.1程式化的教学形式失去了阅读应有的美感
程式化的教学形式失去了阅读应有的美感,在具体的教学中只注重简单的分析与程式化的教学方式,不但抑制了学生对于阅读产生的美感,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种扼杀。在分析课文中,教师会带着个人的理解去传授学生。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极具有人文知识积累的文章阅读时会产生一定的偏颇与不足,导致学生对于知识传递单方不平衡,失去应有的美感。
    1.2 形式化的阅读教学失去了教学灵活多样性
    在初中阅读教学工作中,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向着多元化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与方式。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多媒体大行其道给教学工作者带来的依赖性。多媒体教学课件“十年如一日”在老中青三代教师手中“星火传递”,生生不息,这也成为一种在多样化教学形式下单一性的特殊性。这种流于形式性的多媒体教学严重限制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中最为主观性的想象,没有从真正意义上量化现代化教学给学生产生的实际作用。
    1.3 艺术化的阅读教案让学生的理解受到了限制
    教师的教案是教学工作有计划实施的规范和依据,对实际教学也是一种指导性延续,可以留存对照以往教学经验修正新教案。而在实际的教案编制工作中以应付为主,主要以艺术化的加工为主。这种教案不利于教学,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让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的理解同样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2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措施
        2.1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发点。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有了兴趣,才有利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基于一体的功能,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令学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极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是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使课堂教学更为崭新,更为广阔。
如教学《海燕》一课时,播放暴风雨前、暴风雨雨中、暴风雨雨后的生动画面,加上雷电的声音,海燕飞翔的身影,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突破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如果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就能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也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
    如教学《草原》一课,作者是写自己的家乡草原很美,学生理解重点句意思有点难。这时可以制作两组课件进行对比:一组是一片美丽的草原,一群马、牛、羊,天空有白云、小鸟,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另一组是光秃秃的平原,上面有人们砍树后留下的树桩,平原旁有一条污染的小河。这样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课文中描写家乡的美丽。
    2.3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大都有教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的参与学习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的共享学习资源,在课前、课上可以搜集一些与课有关的内容资料。如教学《巍巍中山陵》一课,可以在网上找一找有关的图片、视频。
    2.4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感,渗透美育
    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像、投影、计算机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渲染气氛,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其情操。这些情感色彩的印记,在触动学生理智,改善认知行为上具有微妙的功能。如《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等展现自然美的课文,借助多媒体教学,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难忘的印象。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了美的情感的熏陶。
    2.5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启发想象,培养创造
    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爱莲说》一课中,放映一段视频:“一池荷花开放的各种形态”的画面,教师再用一段精彩的导语把学生引入情境,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就可以想象到作者当时的心情,也能给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结合教材内容,凭借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才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3 结论
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十分关键,不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影响语文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少教师也在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本文以上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徐海生.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 000(021):P.70-70.
[2]汪靖.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 新一代月刊, 2014.
[3]刘金兰.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 魅力中国, 2019(37).
[4]梅秋香.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