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隐形的力量。健康向上,优美积极的语言能给人正能量。而低劣庸俗,偏执野蛮的语言,往往给人造成语言创伤,甚至引发暴力事件。如今的中学生们,不可避免的要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世界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语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身心正处在多向发展的他们如何“好好说话”,做社会的文明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语言的艺术,沟通技巧,正能量
中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成长期,各项指标都不稳定。中学生没有非常稳定的、良好的的习惯,很容易受到外界语言环境的影响,出口成脏,乱发脾气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显然不符合构建文明社会的要求。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不懂得理解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总是出现一交谈就怒火攻心,双方开战的局面。在学校,同学之间,由于性格差异,家庭环境不同,交流方式也非常不同,不文明的语言随处可见,一不留神就产生了口角,导致矛盾被激化,影响学生的文明成长。因此,学校作为教育的基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引导、教育学生好好说话开始。
一,谈谈语言的力量
有话好好说,是一种能力。张艺谋的电影《有话好好说》就是由一件小事引起的一连串故事。由于大家不愿意坐下来好好谈,不愿意和平协商,最后非要闹到动手,引发砍人事件。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这么艰难?不会好好说话!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句话的事儿》更加形象的体现出好好说话的力量。社会在进步,信息化的社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了给朋友开脱,善意的谎言引发了夫妻间的一连串误会。“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坏事,一句话能成就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我们心里都阳光点吧”。
表达,说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其实也需要内功。一句话的事儿。把“你真笨”改成“你可以更加聪明。”;把“谢谢”改成“谢谢你。”;把“随便你”改成“听你的。”好好说话,人们更加乐意倾听,事情更容易解决,人际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不会说话,豆腐心,偏偏有张“刀子嘴”的人往往会制造出语言创伤,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如果你期望被他人温柔相待,也请对他人温柔点吧。
二.掌握沟通技巧,好好说话
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不要乱说;伤害人的是,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能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1.保持微笑,无言胜有言。
平时说话要尽量面带微笑,让自己和听的人都有个好心情。说话之前要先想好,说话时不能急躁,而且要为别人着想。主题班会上,教师可以请学生自带一面镜子。面对镜子,好好说话。一句“我要看电视。”可以平淡地说,微笑着说,烦躁地说,让学生自己感悟:哪一种表情说话让自己心情最好?学生的心理发展要靠学生自己去认知和感悟和构建。通过镜子效应,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以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学会控制情绪,三思而后“说”。
良好的情绪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比较大,特别是自卑,抑郁,焦虑,暴躁的情绪,时常出现。因此,中学生首先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以乐观的心态,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做到有效调节情绪,自我管理情绪。当发生语言冲突时,学会“先冷静,再说话”。别人怒,我等,冷静再说。有事慢慢说,有话好好说。另一方面,多读书,掌握沟通技巧,懂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发脾气是本能,控制情绪才是本事。出口成脏是易事,出口成章才是本事。
3.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
通常我们喜欢按照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去评判一件事,一个人。这种主观上的“自以为是”往往给双方的交流带来不可逾越的“鸿沟”。避免矛盾的前提是学会倾听。侧耳倾听,让对方暖心,同时也给对方留出充足的时间诉说自己的不满,为后续双方的交流平铺直路。我们在说话时之前,要考虑别人的感受。用同理心的思维,换位思考。别人听了不舒服的话不说。会用对方的眼睛看自己,用对方的心灵感受自己,与对方进行心灵呼唤,才能让别人舒服,让自己丰盈。
三、语言的正能量带来的积极意义
懂得说话的人,掌握实情。掌握说话技巧的人,影响他人,并能在进退两难时,左右逢源。与人进行有效交谈,赢得双方共赢,是一种奋发向上的能力。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
好好说话,是一个人素养的体现,也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会说话的人,总是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拥护。健康语言的形成靠的是文化修养的提高。但人们常常忘记了,自己也是社会的人,说话离不开环境。当你认为说话是个人的事情时,不顾语言健康,不顾社会环境,殊不知低劣的语感已经养成,到正式场合想要“绅士”一点,一开口就露馅。
因此,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学校,家庭和社会要担起责任,拒绝语言暴力,拒绝语言畸形。学会好好说话,教师要以身示范,拒绝用暴力语言侮辱,恐吓,威胁学生,而是要在平时课堂上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大力宣扬正能量的语言,为班级、校园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们养成好好说话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家里,父母也要与时俱进,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掌握适合孩子的沟通技巧,营造良好的家庭沟通氛围,更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实现家校共赢。最后,社会和国家要加强网络、媒体等暴力语言环境的治理和管理力度,为学生们净化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从教育学生好好说话开始。为了学生们语言的健康成长,为了民族文明的延续,好好说话吧。一种民族的语言需要全社会维护。
参考文献:
1.高晓兵.《从学生好好说话开始》.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10.
2.林真.《你若懂我,该多好--基于同理心的沟通》.中国德育.2019.9.
3.刘芳.《谈如何做一名“好好说话”的技校班主任》.才智,创新教育.[J].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