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创新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8期   作者:孟繁军
[导读] 要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质量,关键就在于教师。
        摘  要:要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质量,关键就在于教师。为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从而不断增强教师个人的成长意识。本文主要以中学为例,分析了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中学教师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创新策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教师队伍    中学    管理    创新
    一、引言
        目前,我国中学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思想不稳定、队伍老化、素质有待提高、待遇偏低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为此,在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方面,必须要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 建立一支素质好、业务精、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以此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可以以五年为一个周期,为教师的发展制定出合理的规划,加大力度建设管理教师队伍,使教师能够得到专业成长。
        二、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1、优良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得以发展的前提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学教师的职业能力,有必要建立起一个浓厚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对教师自主学习进行不断的引导,使教师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由此可以形成教研学习风气。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该对教师常规教学工作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加强重视,建立教师的个人教学档案,将教师的教学活动、质量水平与教师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另外,学校必须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都高度重视起来,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做考核及评价,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实施对策。要给予那些教研水平突出、表现非常优秀的教师奖励及支持。在模范人物的带头作用下,能将其他教师的创新争先意识进一步激发出来。
        2、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是中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现代教育事业中,教师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体与主导者,更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实践者。在中学教育体系中,不管是因材施教的推进还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是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完整的、教学能力极强、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真正实现。在新世纪,为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我国开始实施“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与“农村学校中小学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使大批高素质的有志青年纷纷加入了中学教师队伍,他们也成为了我国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推动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总之,为了发展与提高中学教育水平,就要发展与提高中学教师的素质;要坚持办一流的教育,其根源在于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
        三、中学教师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投入的精力不够
        有很多地区的中学教师没有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而且学校的日常教研内容也相对的简单,层次并不深入,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没有起到太大帮助,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进步有效性意义也并不大。因此,原本就不高的教学效率要想得到提升就比较困难,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没有得到根本提高,补充相关的学科知识就变得很慢。
        2、团队合作意识差
        要提高中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要经常组织教师一起参加研讨活动,利用群体的智慧来提升专业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作出相应的改进,这对于教学形式的创新也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情况恰好是与之相反的,教师在当前的教学中如果有困难,基本上都是自己进行解决,这种闭门造车的尴尬处境无疑会导致中学教师的教学质量逐渐降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很少,缺少团队精神,难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整个教学环境。
        3、教师工作缺少积极性
        教师是为社会服务的一个行业,如果存在着工作意识不到位的情况,那么就会影响工作积极性。此时,体现出学校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学校对教师应该进行正确的教学目标引导,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任务,因教师的交流少,无法全方位发展。此外,还可能是教师没有话语权,不断被削弱了他们在教学中的中心位置,而且学校有非常严格的评价制度,使得中学教师非常困苦,工作动力也不强,基本上都是完成自己该干的,却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创新策略
        1、严格要求,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其关键就在于教师。由于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每一位中学教师都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思想和严谨、求实、勤奋的良好作风。在评选先进、职务评定、奖金发放、住房分配等一些问题上,能够产生和 反映很多教师问题,处理的不好,就不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也难以提高教育质量。基于此,要鼓励教师加强学习政治理论,引导他们能够将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践、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好。此外,对于那些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贡献的教师要给以大力表彰。
        2、探究任务驱动式课程
        所谓“任务驱动式”就是指在培训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基础设立与之对应的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学习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中学教师所要掌握的不仅是授课语言的交流能力以及才艺的展示能力,还包括了教学道德、掌握教材的程度、掌握媒体技术的能力以及对班级的掌控能力。“任务驱动式”应该是与素质教育变革较为贴近的,中学教师要将教学工作与生活进一步的结合起来,尝试着用生活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用一些日常的例子将教材中的教学例子取代,让学生通过更轻松的方式去学习。其实对任何的教学变化来说,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本质,其根本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的最高追求便是如何让学生以主动的态度去对待学习。有的教师以前总是按自己的想法去设计课堂活动,最终发现其效率并不理想。而新课改则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来布置课堂任务。创新思维是世界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抽象的过程学生往往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让学生去积极的探索相关知识,他们会发现很多教材中所没有的知识。由此可见,在抽象能力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


        3、目标明确、科学规划,落实各项任务
        为了党的教育方针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教育规划的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培养现代化复合型人才,即:理想远大、人格健全、富于创新;课程改革要全面深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构建学习化校园,让师生充分、自主、全面地发展;坚持以抓质量促发展、抓管理创特色为发展思路,和谐治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实现学校特色内涵的发展,促进学校办学品质得到提升,提高教学质量,努力的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各项目标,实行层级负责制来开展教师专业工作。要求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教师各司其职,履行、落实各自职责。根据整体协调、分工合作的原则,全面落实各项任务。
        4、对教师培训必须加大力度,并融合信息技术
        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力度展开对中学教师的培训,例如,校本研修、远程在线教育、顶岗置换研修等。对中学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反复的强调与学生多一些互动,而互动性课堂的基本理念就是平等和谐,换而言之,就是教师和学生拥有一样的地位。可能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地位往往都不是很高,要使这种状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让学生对教师能够产生归属感,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状态下会比较放松,专注于从教学中去获取知识,通过互动可以从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这里所说的互动不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时学生之间共同钻研反而更有利于他们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另外,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要重视融合信息技术,引导教师终身学习意识的形成,使其利用网络研修社区等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例如,在中学教学中,有必要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但是中学教师不能与学情相背离,必须是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如果是处于灵活多变的学习氛围则有利于引导学生联想,实现高效学习。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种应用形式:一是经常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出教学的生活化场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将生活经验延伸进来,就此可拥有正确的学习思路;二是教学中能够为学生创设问题,意味着通过具体的问题将知识点引出,之后学生再进行反思。如今,情境教学法有着较好的效果,基于这一教学形式,中学教师可利用设置的教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深入思考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转变学习态度,对学习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更深刻的把握所学的知识。因各因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效果,部分中学教师在建设问题情境时可能就会有些问题出现,形成的问题情境也根本没有效果,结果就耽误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以及教师的教学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我们注意在设立问题情境时必须要完全符合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状态,很多教师因该原因的影响便提出不能只在建设问题方面停留,还要让该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现实情况更加相符,结合学生的需要加以调整,促使通过中学教师的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可以达到改善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5、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为了加强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要加强领导,制定出符合校情的因师而宜的专业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强化教师的内在素质来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培养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 使教师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的教育事业忠诚,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并且可以做到遵纪守法。作为教育管理部门,还要对教师管理制度进行改善,对多元化管理则着重开发。在录用教师方面,一般采取多种方式并存:固定长期、中期、短期等方式,经严格考核后确保做到择优录用。在教师队伍中应该清退其中体罚学生、滥竽充数、品质较为恶劣的人员。教育工作者主要具备以下品质:有科学的头脑,可以用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对各种问题深入思考,同时还要敢于创新,有奉献精神,心胸开阔,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此外,要力求改变当前的教师评价模式,对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大力提倡,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以奖励教学为根本,在无任何奖励的前提下使教师得到专业发展,进而学校也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6、对教师培养质量评估制度加以完善
        应该以中学教师在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基本的立足点,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从而能够确定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还要制定完善的教师培养质量评估制度,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教学心理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教师从业者。此外,针对师范类学生与教师岗位之间要不断的加强衔接,尤其注重师范类学生的实践训练,从而使他们能快速蜕变,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并将其作为发展目标。通过当前的分析可知,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讲解知识,而没有联系生活实际,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要结合起实际生活,以便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够适应。
        7、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深化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必须对学科加以调整,为中学教师提供既符合基础教育需要,同时又具有高水平的在职进修课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以及学历层次,这对于中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来说,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8、投入大量资金
        针对当前的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政府行政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教育经费应该适当的增加,在教师进修、科研方面,提供财政支持,能为教师队伍建设真正办实事。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创新是学校得到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学校必须要重视起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教师提供有利于深入研究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及不同的教学形式,将最新的教学信息提供给每位教师,为中学教师们多提供一些培训机会,全面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中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学校建设。
        参考文献
[1]魏小芳.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苗玉娟.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24).
[3]邵桂贤.浅析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
[4]石东玉.承德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7(32).
[5]陈曦.曲靖市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作者简介:
孟繁军(1967—)男,黑龙江佳木斯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