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期   作者:邰文凤1,何广宏2*,陈洁3
[导读] 目的:观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药物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药物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份至2020年5月份在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药物治疗方法,有助于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腰椎功能,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治疗方法;补肾通痹汤;治疗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年轻化发展趋势,引发该种疾病的出现与压迫神经根及椎间盘变性有直接关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及腰痛等情况,一些病情较为严重者会出现瘫痪。为了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应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将于2019年9月份至2020年5月份在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药物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份至2020年5月份在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有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为25-68岁,平均年龄(47.2±3.6)岁。观察组有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为26-70岁,平均年龄(46.5±3.3)岁。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患者西药治疗方法,在营养神经治疗中,给予患者维生素B12(国药准字H14022815 ,山西亨瑞达制药有限公司),每日1次,每次0.5mg;给予患者维生素B1(国药准字H11020580,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每日1次,每次0.5mg,连续用药2周。在减轻软组织水肿治疗中,给予患者20%的甘露醇(国药准字H11020861,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日1次,每次250ml,连续滴注3-5d。
1.2.2观察组
    给予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西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中医治疗方法,给予患者补肾通痹汤,杜仲15g,怀牛膝12g、狗脊12g、桑寄生12g、独活12g、茯苓10g、当归9g、威灵仙9g、防风9g、川芎9g、白术9g、甘草6g、桂枝6g,肉桂3g,以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0mL,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总分值为0-1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症状越强烈;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共包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评分为0-5分,得分越低代表患者的腰椎功能越好;JOA(腰椎疾患)评分,总分值为0-1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症状越剧烈。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结果角度为>80°,可正常参与工作及生活;有效:患者的腰腿痛症状明显缓解,直腿抬高试验结果角度为>60°,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无效:患者的腰腿痛症状未缓解或加重[2]。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软件,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功能及疼痛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功能及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及疼痛评分对比(±s)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腿部出现放射性疼痛,下肢出现强烈的麻木感,对患者的下肢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临床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引发该种疾病的产生与炎性递质、细胞因子及神经源性炎性递质因素有直接关系,导致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及前列腺素E2水平明显提升,对患者的神经根造成刺激,加剧了患者的疼痛感,导致患者的神经根遭受到严重的损害。临床表明,中西医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单一使用西药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不好,应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补肾通痹汤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机体血液循环,抑制患者的感觉神经,清除掉致痛炎性物质,加速了患者致痛物质及代谢产物的顺利排出,确保病灶区椎间盘能够快速恢复,避免对患者的神经造成严重的压迫,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3]。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药物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应在疾病治疗中大力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药物治疗方法,有助于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腰椎功能,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林昀展, 梁志强, 李强.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17(19):2805-2807.
[2]汪宝军, 王竹风, 李爱君等. 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035):172-175.
[3]钟涛. 颈腰康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 34(12):3712-3715.

作者简介:邰文凤(1988年3月-),女,汉,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主管药师,硕士,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医院药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