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已经逐渐开始重视教育,教育水平也在逐年增长。提高市民的知识水平,图书馆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增加市民的阅读量对于整体市民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而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许多公共设施的管理都开始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开始逐渐与互联网挂钩。本文以公共图书馆的新服务模式为参考,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与发现图书馆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推广与应用;改进措施
引言
阅读,带给人以智慧、力量和幸福,是陶冶读者情操、美化生活的有效途径。为建好学习型社会,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牵头,进一步加强对全民阅读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进一步丰富活动的内容和手段,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更好地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在此背景下,作为社会文化服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也积极将阅读推广纳入重点和主要工作。
1 阅读推广已成为基层图书馆工作的重点
“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了阶梯,若不愿拾阶而上,又当如何。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已越来越习惯于电视、手机等传播介质快速获取信息,人们与纸质文献日甚一日地疏远,人们不希望把时间浪费在不值得一读的书上,希望在有限的阅读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所需信息。然而,文化的进步不能是灌输式的,他需要慢慢的阅读、细细的思考,百家争鸣,循序发展。因此,阅读就成为重中之重,阅读推广就成了当务之急。基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就通过精心策划将读者吸引到图书馆,培养读者的阅读爱好、兴趣,通过推广活动发挥读者的阅读习惯,并通过活动提高读者的阅读质量、阅读能力,让读者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找到所需信息资源,提高读者的阅读效果,以达到提高图书馆藏利用率、增加图书的流通量的目的,并通过活动将浅在读者变为现实读者。
2 图书馆目前的不足
2.1 服务形式单一,缺少群众凝聚力
基层图书馆的社会定位,应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主要阵地、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基层图书馆还远远不能达到这样的定位,对群众的凝聚力非常低,其主要的原因是服务形式单一。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是收藏图书,并对外提供阅读的资源、空间,可是当前基层图书馆的职能却远远不止于此,我国很多基层图书馆还并没有认识到自身职能的扩展与转变,因此并没有去开发其他新的服务,很少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显然仅凭图书资源是难以吸引群众的,这就使得图书馆变得非常的“冷清”。
2.2 服务意识欠缺
还有许多图书馆也开设了一些公众号,来宣扬图书馆的读书文化,吸引更多市民。但还存在着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的问题,许多管理人员大多都是对于书籍进行一些整理,而负责对前来借阅的读者进行指引的服务人员较少。这也就导致了一些社会上的特殊群体借阅困难的情况发生。图书馆内也没有设置专门负责给残障人士提供服务的部门,许多特殊人群想要借阅书就会变得很困难。还有一些设置了为一些特殊人群准备的阅览室的图书馆却并没有真正地考虑到这些人群的需求。
3 解决措施
3.1 丰富服务形式,增强群众凝聚力
要想将基层图书馆真正打造成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主要阵地、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首先需要做的是丰富基层图书馆服务形式,吸引群众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增强基层图书馆对群众的凝聚力。
显然,当前仅凭图书资源、阅读空间,已经不能再吸引群众,因为当前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也非常方便,所以如果图书馆缺少服务特色的话,群众就不会主动地选择图书馆。这就需要基层图书馆开发其他文化服务,例如组织图书阅读交流活动,分批次让阅读爱好者聚在一起,进行阅读方面的交流、讨论,同时还可以分对象群体,组织开展图书推荐活动、专题活动。更为重要的是,每逢传统节日,基层图书馆都可以组织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活动,普及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知识、书籍,并为群众提供场地和条件,组织大家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欢庆传统节日,这能够极大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提升群众的民族文化自信。
3.2 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来吸引读者
为了增强青少年的读书意识,图书馆还可以举行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吸引读者。例如图书馆举行读者团参观图书馆的活动。图书馆的服务人员对各楼层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孩子们在现场认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排架和借阅等相关知识。尤其在少儿外借与阅览区,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将图书馆打造成广大中小学校园具有合作关系的定向文化传播与活动基地,不仅为成年读者,也为少年儿童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活动与服务。
3.3 挖掘新型推广模式
图书馆内资源众多且种类丰富,如何使得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并充分发挥书籍的价值呢?其中挖掘新型的阅读推广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使得图书馆的资源能够得到大众化的普及。比如图书馆可以推出网络加纸质的阅读推广模式,首先,图书馆可自主建立公众号,微信平台,微博平台以及博客等,在公众号内通过信息的发布与宣传,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效果,使得民众对于图书馆的书籍目录以及最新上架的书籍有所了解。除此之外,图书馆公众号也可以通过拍摄视频的形式进行宣传书籍内容,或者对书籍内容的某些情节进行演绎,让读者对于书籍内容能够有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图书馆公众号也可推出有声书的形式,通过丰富多样化的传播形式,让读者能够根据时间自主选择阅读模式,这对于提高且阅读量也具有一定的帮助。此外图书馆的推广模式也可以增加活动推出的频率,通过公众号的宣传设计一些网络问答的形式,或推出网络读书节活动,推出各式各样的线上阅读活动,如“大众读书会”、“寻找有缘书”、“读书分享”等活动,通过提高其活动的特色化,使得图书馆的线上和线下的阅读量得到同步的提升。
3.4 整合专业阅读推广人队伍
阅读推广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知识交流,宣传引导读者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参与阅读的过程。阅读推广活动如何有效激发参与者的主动性与阅读兴趣是衡量阅读推广活动成效的关键。可以说,阅读推广工作具有实践性、专业性、科学性的特点,需要有专业的阅读推广人来策划、组织和落实,图书馆需要建立一支专职的阅读推广人队伍。首先要建立“内培外引机制”,建设一支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阅读推广专业团队;其次要融入专业阅读推广理念,使阅读推广活动从策划、宣传到具体实施都站在一定的高度;再次是要做好跨专业、跨学科阅读推广人的挖掘培育工作,加强社会合作,吸引社会各领域专业特色明显、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志愿服务于图书馆阅读推广。
结束语
当前,基层图书馆应当客观认识到自身在文化服务当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积极地采取改进对策,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发挥出自身的社会作用、价值,大力推动社会科学、知识、文化的传播以及社会思想、文明的构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宋霞.新理念下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思路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25):305-306.
[2] 季墨.公共图书馆“针对特殊群体读者提供特色务”意识的提升与方式的改变——以大庆市图书馆为例[J]. 卷宗,2018(4):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