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CR、CT 在诊断非典型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李华
[导读] 目的 针对DR、CR、CT在诊断非典性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价值展开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 针对DR、CR、CT在诊断非典性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价值展开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76例非典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数字化摄片(DR、CR)检查,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非典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明显提升诊断符合率及扫描诊断准确率,可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DR;CR;CT;诊断;非典型股骨颈骨折;临床价值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value of DR, CR and CT in the diagnosis of atypical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R, CR and CT in the diagnosis of SARS femoral neck fracture.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atypical femoral neck fract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8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examined by digital imaging (DR and CR),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examined by MSCT, an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7.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3.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lt;0.05);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4.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6.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lt;0.05).Conclusion Multislices spiral CT examination for atypical femoral neck fractu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 Key words 】 : DR;CR.Computed tomography (CT);Diagnosis;Atypical femoral neck fracture;Clinical value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使得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该项疾病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致病因素多为外力撞击股骨颈及骨质疏松等。非典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症状表明不明显,在临床检查中容易与其他骨折混淆,这样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76例非典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DR、CR、CT在诊断非典型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价值,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76例非典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数字化摄片(DR、CR)检查,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5~65岁,平均(44.2±7.3)岁;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5~66岁,平均(45.2±6.8)。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检查方法
        对照组开展数字化摄片(DR、CR)检查:采用X射线系统展开检查,描扫患者的患处,使用激光打印机打印胶片,进一步提取髋关节正位图,靶片间距为110cm,同时需要结合设备设定合理的曝光条件,必要时可摄取患者的髋部关节侧位图。
        观察组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采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展开检查,取患者的仰卧位,平扫定位之后直接增强扫描,可在造影剂注入后在9秒后开展,设置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250mAs,层厚设置为1mm,阈值设置为150,层间距设置为0.7mm,维持扫描时间设置大于30S,获取图像将其放到工作站进行处理,展开三维重建。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及扫描诊断准确率。Garden分型评估患者的骨折移位程度,Ⅰ型即为不完全骨折;Ⅱ型即为完全骨折,未出发生移位现象;Ⅲ型即为完全骨折,患者出现部分移位现象;Ⅳ型即为完全骨折,且骨折发生完全移位。扫描诊断结果包括骨折线错位、附件骨折、骨折脱位及嵌入式骨折等。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包含定性资料,(n,%)表示,t检验;若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n(%)]

2.2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 [n(%)]
 
3讨论
        临床指出,股骨颈骨折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外伤导致的,临床治疗该项疾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收获的临床效果显著,但是在开展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检查,进一步明确患者的解剖结构,进而为其制定合理的手操作方案,最大程度上避免发生意外事件,以往临床上多采用X线等影像学技术精心诊断,但是由于关节结构重叠等原因,该项技术可在手术方案确定及骨折分型方面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法进而为临床提供有力的治疗依据。
        X线检查作为临床检查骨关节外伤的常规方法之一,可用于发现骨折。以往临床对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均以髋关节正、侧位或骨盆正位普通X线摄影作为诊断依据,但是针对不完全性、嵌顿性及隐匿性等不典型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现如今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摄片(DR、CR)及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逐渐应用到临床检查中,进而为临床诊断股骨颈骨折提供可靠的信息。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上述,针对非典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明显提升诊断符合率及扫描诊断准确率,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治疗依据,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家辉,杨凯.成人非典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检查[J].中国社区医师,2017,11(3):103-104.
[2]杨康骅,桂金杰,余芳,等.断层DR摄片在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愈合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8,13(5):364-366.
[3]马英杰,王旭华,王永进.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像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8,7(2):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