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刘丽梅 高秀梅 丁兰 于海英 戈清凤 任宇婕
[导读] 目的:研究胆囊炎病人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心理压力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胆囊炎病人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心理压力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胆囊炎病人88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期间。α组(41例)病人接受常规护理,β组(41例)病人接受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分析2组成人心理压力测量量表评分、《胆囊炎诊疗与护理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结果:护理后,β组成人心理压力测量量表评分(18.44±1.51)分,相比α组而言更低(P<0.05);护理后,β组《胆囊炎诊疗与护理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87.25±6.34)分,相比α组而言更高(P<0.05)。结论:胆囊炎病人采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对病人心理压力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囊炎;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临床研究;
(前言)
        胆囊炎是胆囊内发生炎症的疾病类型[1]。该病病情有急性、慢性之分,一般情况下,病人对该病的认知水平较低,对疾病的治疗不够重视,待病情急性发作时,可伴随剧烈的上腹剧痛或绞痛症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加重病人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因此,我院选择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炎病人88例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研究胆囊炎病人采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心理压力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胆囊炎病人88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期间。纳入标准:(1)确诊为胆囊炎[2];(2)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精神病病人;(2)胆囊癌病人。α组中,病人共41例,男病人和女病人各20例、21例,最小58岁,最大77岁,平均(65.21±5.11)岁。β组中,病人共41例,男病人和女病人各19例、22例,最小59岁,最大78岁,平均(65.17±5.08)岁。
1.2方法
        α组(41例)病人接受常规护理。β组(41例)病人接受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1)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人员能够有效利用护患沟通技巧,参照心理状态评价量表对病人的情绪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价,引导病人主动进行倾诉,辨别引起病人情绪不佳的因素,针对性的给予心理辅助指导,安慰鼓励病人,舒缓病人的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2)健康教育护理。针对病人的一般资料、具体病情和个性特点,配备专门的健康教育宣教人员,负责发放给病人免费的宣传资料,对病人介绍胆囊炎的临床医学知识,就病人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强调胆囊炎的临床危害性,引起病人的重视,介绍治疗措施,为病人的诊疗提供方向感,避免对疾病治疗阐述陌生感,加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1.3研究指标
        (1)研究2组成人心理压力测量量表评分。成人心理压力测量表最低分17分,最高分75分,若得分越低,代表心理压力管理越好。
        (2)研究2组《胆囊炎诊疗与护理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胆囊炎诊疗与护理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评价,评分最高100分,最低分为0分,分值越高,代表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越好。
1.4数据分析
        利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代表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研究2组成人心理压力测量量表评分
        护理后,β组成人心理压力测量量表评分(18.44±1.51)分,相比α组而言更低(P<0.05)。见表1。
表1研究2组成人心理压力测量量表评分
 








2.2 研究2组《胆囊炎诊疗与护理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
        护理后,β组成人《胆囊炎诊疗与护理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87.25±6.34)分,相比α组而言更高(P<0.05)。见表2。
表2研究2组《胆囊炎诊疗与护理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胆囊炎的发病与胆囊管梗阻、细菌入侵因素密切相关,可有急性胆囊炎发作[3],引起病人腹部剧烈疼痛。针对胆囊炎,临床以预防、治疗细菌感染及并发症为主,急性发作时建议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3],以控制病情进展。但由于病人认知水平较低,心理压力较大,易干扰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一方面,通过心理护理,重视病人的精神护理需求,减轻各因素导致病人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促进情绪平稳;另一方面,通过健康教育护理,解除病人对疾病治疗的陌生感,重视自身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护理的病人成人心理压力测量量表评分、《胆囊炎诊疗与护理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p<0.05),证明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胆囊炎病人采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减轻病人负性心理情绪,提高认知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步芬,薄清,张素平.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2):8.
[2]张小英.胆囊炎患者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5(13):153-154.
[3]阿茹娜.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6):2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