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李媛
[导读]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9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安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安全意识,减少安全隐患,值得推广。

【关键词】:安全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效果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saf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life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stable period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af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life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stable period.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6 patients in each group.Routine nursing was practic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afety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d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piratory function indicators and daily life ability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daily life abilit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index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Saf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stable period, improve patients' living ability and safety awareness, reduce safety risks,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 Key words 】 : safe nursing intervention;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Nursing effect


        前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呼吸内科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气短和喘息。该病确切致病诱因尚不明晰,但大体可分为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有吸烟,空气粉尘和化学物品的吸入等,个体因素以遗传因素和因各种原因导致肺功能发育不良或生长不良的个体。得病后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生理、心理负担、经济负担。安全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病情,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生活状态。本研究收取了我院92例患者,对安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92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晰,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将92名患者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男22例,女24例,患者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为(59.6±3.2)岁;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患者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为(60.3±3.4)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均保持同质性(P>0.05),可进行对照性研究。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具体措施主要有护理人员严密监测病情,严格执行医嘱并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观察组患者在实行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安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有:①责任护士严密监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病情发生情况,并对病情进行综合评定,评估患者生理情况,用药习惯,呼吸功能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进行安全教育及防护,减少危险因素。②组织并开展安全知识普及,为患者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可能发病病因和护理措施相关的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安全知识了解率。③为患者进行饮食健康和日常作息安全指导。指导患者多吃果蔬产品,吃饭时缓慢咀嚼并且少吃多餐。为患者制定日常锻炼计划,引导患者进行散步,慢跑,爬楼梯,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锻炼等一系列运动。④时刻注意患者患者心理变化,对不同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制作出合理解决方案,悉心引导,稳定患者焦虑、不安、急躁等心理问题。⑤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环境,经常性的开窗通风,做好护理交接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呼吸功能指标,呼吸功能指标括二氧化碳分压(PaC02)、氧分压(Pa02)、血氧饱和度(Sa02)血氧饱和度(Sa02)。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主要包括日常中的进食、穿衣、刷牙、如厕、创意转移等动作活动的反应能力,评分标准为为0~100 分,患者恢复效果越好分值越高。
       
1.4统计方法
        用SPSS21.0软件将本次研究得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 ,P<0.05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呼吸功能对比
        观察组呼吸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呼吸功能对比
 
2.2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本次研究中可得,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74,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x±s)]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该病危害较大,致残率和病死率相对较高。延迟治疗可能会造成呼吸衰竭、肺心病以及其他慢性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气短,呼吸困难、慢性咳嗽等。安全护理是指责任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嘱,完成护理任务,确保病人在治疗过程的身心安全。实施安全护理干预主要以告知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病情以及各项注意事项,为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并且根据患者身体和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计划,积极宣传有关疾病知识,使患者真确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鼓励患者参加治疗,安慰患者,缓解患者心理状况,帮助患者自我控,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参与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加深护患关系。实施安全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自信心,稳定病情,具有临床医学价值,应当推广。

【参考文献】
[1]甘宜芹.安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7):901-902.
[2]熊雪峰.安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影响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8,39(6):1185.
[3]李少吟.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6):742-7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