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优化方案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徐新
[导读]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在建筑领域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在建筑领域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其他项目不同,房屋建筑工程具有变更性强、工期冗长、技术繁琐、交叉施工多等特点,房建企业若要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需不断强化对工程现场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系统优化相关管理手段和方案,确保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达到人们预期标准和需求。文章基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原则,通过对现场所面临各类问题的深度挖掘,从工程现场实际管理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有助于现场管理水平提升的具体方案和策略。
        关键词:房屋建筑;现场管理;优化方案

1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原则
        1.1 遵守建筑法律法规的原则
        对于房建工程施工现场而言,需以相关法律制度作为基准,坚持依法依规治企业。与此同时,还应深入学习和研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文件,并且对于地方所实行的相关法律规定,应对其与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重点研讨[1]。
        1.2 科学安排施工进度的原则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进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其他工程乃至整个工程施工进度。因此,在现场管理工作开展时,应从科学角度出发对施工进度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在确保其合理性的同时还要兼顾规范性。此外,相关企业应做好各施工环节的有效协调,将建筑工程、建筑体量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尽可能的做到不浪费、不中断。
        1.3 追求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原则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房屋建筑是其中最为基础项目之一,针对其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运作,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从现场管理角度来看,同样应在达成建筑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发挥项目建造的经济效益,施工中应对工程质量、成本、效率等因素给予充分的考虑,并基于此制定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案,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 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所面临的困境
        2.1 施工安全教育严重滞后
        目前,参与房屋建筑工程现场工作的相关人员以来城务工农民居多,普遍未接受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相关安全意识极度匮乏,受自身专业素质和技能影响,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依据相关标准开展作业,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安全事故风险发生几率相对较大。并且通过对资料的总结发现,在建筑工人中农民工占比较大,施工安全教育培训过于滞后或效果不佳,这是增加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的一大主要因素。
        2.2 现场管理措施不科学
        安全有效的现场管理措施能够为现场施工人员施工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但从房屋建筑工程目前实际来看,整个现场管理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例如,为达到相关质量标准的运输车辆横穿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人员专业水平偏低;施工设备故障老化;设备元器件质量不过关;缺乏完善的安全防范设施;施工进出口位置无警示牌,甚至未设立专门的安全通道等等。而从现场管理队伍来看,相关管理人员所掌握的管理理念、方法未能跟上现代工程发展的需要,专业技能型人才流动性大,使先进的管理模式无法被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不能充分发挥其良好作用。
        2.3 建筑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不够
        通过对现阶段建筑现场管理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尽管部分企业已完成对相关管理机制的有效确立,但并未将其贯彻于实际,且由于建筑工程相关安全隐患具有极大的潜藏性特点,容易使管理人员形成对其的忽视。此外,部分管理人员相关操作行为缺乏规范性,再加上安全管理制度实施不到位,造成现场人员对一些细小安全隐患的直接忽略。


3 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优化方案
        3.1 优化现场施工管理方式
        经过对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现状及其管理标准的分析与研究,并与信息时代背景的有效结合,得出房屋建筑企业应进一步加快对现场施工管理方式的优化,提高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技术化和信息化水平。具体可通过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应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的辅助之下,完成对功能性极强的管理系统的有效构建,在为现场施工管理提供丰富全面信息资源的同时,促使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最大限度的形成对其所需管理方式的系统优化。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对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管理进行不断优化,可在实现其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提升管理部门问题处理效率和质量,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对施工全过程的有效把控。
        3.2 建立监管部门
        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快成立相关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工程质量和现场安全的监督与管理,但由于工程施工所涉及人员较为庞杂,再加上施工人员在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方面的差异性,使得问题频繁发生。而监督部门的有效建立,可在某种程度上对施工人员具体工作步骤进行有效监督,并且对工程整体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验,一旦发现问题,将问题及时反馈于施工部门,使其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标准等进行调整,以促使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此外,为提高施工人员服从性,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还应建立明确的奖罚机制,对其岗位职责及其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划分,将现场施工安全职责落实于每个施工人员,提高其参与施工任务和施工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3 提高对建筑材料标准的把控
        材料作为房屋建筑中基础保障之一,若要实现对工程现场管理的优化,需严格把控房屋建筑工程中各类材料质量,从采购源头提高材料标准性和规范性。尤其是要强化对材料购买管理的检查力度,防止相关采购人员以次充好。聘请专业与责任心强的采购人员担任材料采购职务,在种类繁多的材料市场,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不但要确保材料特质符合施工需求,还要确保材料成本,进而从源头起对建筑材料质量和成本进行有效保障与控制。与此同时,在不断变迁的社会背景下,万物均处于变化之中,施工企业应紧随时代步伐增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力度,从根本上实现对材料的有效把控。
        3.4 积极开展智慧工地建设
        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不断进行手段的创新,积极构建智慧工地,提高现场管理的信息化和智慧化水平,保障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保障生产的安全和质量以及效益。从当前智慧工地的建设情况来说,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
        新时期背景下,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需对相关管理手段进行不断创新,加快完成对智慧工地的建设,推动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贯彻落实,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效益以及质量。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智慧化建设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建立视频可视化系统;②实名制考勤管理系统;③周界报警系统;④环境监测系统;⑤移动执法系统;⑥施工升降机安全管理系统;⑦工程进度管理系统;⑧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等等。将智慧化系统引入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中,并以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条件,可在极大程度上促使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2]。例如,智能安全帽的有效应用,可为现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提供可靠保障,通过对人员定位管理功能的有效应用,并对施工现场视频进行随机的观看,对人员位置以及安全防护用具的佩戴情况进行检查,以人性化操作把控现场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所涉及范围和内容较为庞杂,需合理控制各类施工技术应用现状,并通过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积极配合,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同时工程现场管理的开展需建筑企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三方共同协作,通过自身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形成对房屋建筑未来整体发展的积极推动。
        参考文献:
        [1]杨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煤炭技术,2018,31(08):237-238.
        [2]金继业.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J].施工技术,2017,04(14):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