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路卫卫1 汪明君2
[导读] 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
        摘要: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在工程造价全过程中进行的审计工作也不断更新,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工程建筑中的审计能力也逐步得到提升,但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还在发展阶段,因此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工作中时会受到各种局限。主要分析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促进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工作中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审计
        1、BIM技术理论阐述
        BIM技术始于2002年,在我国乃至世界上运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它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辅助完成三维图形和物件导向的设计,由于该技术搭载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顺风车,具备数据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其主要用于工程设计以及工程的建造与管理上,而今在世界上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现在,这种技术在我国已经是相当普及,此时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更加重要。
        2、BIM技术的基本特征
        2.1可视化
        就是把工程图纸上的方案,通过形象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BIM技术,原先在图纸上看起来抽象的线条可以表现为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相对于工程图纸来讲要直观形象得多,真正实现了工程方案的可视化。这样,工程的不同构建均可实现有效的互动与反馈,使建筑工程整个环节当中的沟通、讨论、决策这些流程,均可体现为可视化的状态,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工程的管理质量。
        2.2协调性
        在建筑工程当中,协调一直是个“重头戏”。工程的各个参与方在工程管理当中都必须做好互相之间的协调配合。只要在工程项目当中产生了种种问题,那么各参与方都要派出代表召开协调会,对问题的成因和协调方案进行研究,并最终对问题进行解决。这种解决往往是“马后炮”式的,也就是当出现了问题才进行补救。而通过BIM技术,我们可以在建筑工程当中加强协调性,在工程前期就可以对于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讨论。这样就能有效地预防问题的发生。
        2.3模拟性
        BIM技术另外一个重大的特征就是模拟性,其模拟的范围不仅是在设计阶段,而且对建筑物仍旧可以进行模拟,模拟出来的情景具有真实性的特点,能够让人们真正地身临其境。就目前而言,BIM所创造的模拟大多用于热能传导模拟以及节能模拟等模拟,同时模拟的过程具有精确性的特点,有利于后期的施工。
        2.4优化性
        在一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传统的成本、进度优化效率比较低下,难以适应当前现代工程管理技术的发展,但BIM技术的出现显然对于推动建筑工程的进一步优化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它不但能够提供建筑工程的各方面实际信息,还能够在情况较为复杂时,帮助工程人员去掌握各方面信息,还可以在时间控制上面进行优化。
        2.5可出图性
        BIM模型除了能够自动绘制常规的工程图纸之外,还能够对于图纸进行深化,如出具不同的专业图纸。这样工程方案就可以体现得更加详细。现在,BIM模型运用的经典案例已经不少。比如在江苏、浙江等地区,施工的轨道线、机场路等都利用BIM技术进行了合理的审计,让其在建设过程中的制作出的方案更加明确和清晰。采用BIM技术能够减少不合理的工程造价,能够更好地减少由于方案不准确而导致的造价过高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工程的后期运营营造良好的环境。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3.1设计阶段的审计工作
        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项目的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的造价影响越来越高,但是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建筑人员并不会提前估算项目施工过程的整体造价,就会导致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与高校的预估成本发生较大的差异,从而使高校的投资成本增加,降低了其预估的投资效益。另外,由于在项目的设计阶段一般会出现几个较为专业、全面的设计方案,但是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会因为无法审核工程的造价而造成项目造价审计的准确性较低,从而无法使基建项目得到全面的审计。在利用BIM技术后,其可有效将审计工作深入到项目的设计阶段,通过利用BIM技术的碰撞检查功能可以将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审计人员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提升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这样在建立三维模型时就可以帮助设计方消除各设计人员在项目设计方面的专业冲突,有效保证施工人员在设计阶段的成本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有利于审计人员针对设计阶段的工程设计、材料选择的造价提出一些建议。只有让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人员都参与进去,才能有效增加工程项目的科学合理性。
        3.2招投标阶段的审计工作
        在基建项目招投标阶段,审计人员主要是对招投标方案的科学合理性进行核实,其主要包括对项目的成本报价、投标的设计方案内容以及具体的成本使用状况等都要进行一一的核对。另外,在投标阶段审计人员还会着重分析中标方的主要工程报价,从而找出控制造价的有效措施,对降低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不符以及竣工后的决算问题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这一阶段的审计数据较为复杂,不易于审计人员的操作。而利用BIM技术开展工程项目可以有效降低数据的复杂难度,从而帮助审计人员利用最简洁的数据快速算出招标阶段的各种造假数据;另外,在计算方式上可以使项目工程可视化,帮助审计人员直观的看出投标书中工程造价的各种问题,从而有效降低项目的投标风险。在分析中标方的报价时,审计人员还可通过BIM技术中的对比功能分析招标方和中标方的不平衡报价,并重点分析不同报价间的差距,有效避免中标方钻造价空子,这时发挥出了审计的重要作用。
        3.3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审计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导致不能按照预期速度将建筑工程完成。在工程施工时都会存在比较长的施工周期及复杂的工作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经济收入,因此在施工阶段的造价审计也是不容小视的。审计人员可利用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依据设计阶段对工程进行的预估造价,利用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取得建筑工程中所有项目的成本造价与预算成本造价等相关资料的数据信息,并了解这一时期的造价数据信息变动并进行实时掌握。
        3.4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
        在建筑工程造价审计的过程中竣工验收和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及各个参建企业之间的经济收益有直接关系,同时对最终的工程造价有一定的影响。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审计同时也是展开对工程数据信息分类的集合,对建筑工程造价相关的指标进行有效的积累是工程项目完成后开展评价的关键。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管理时,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数据库需要不断优化与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与建筑信息化模型搭建一系列的合同与设计和施工现场的签证及原料材料的管理等有关的信息,并开展相关的录入工作。与此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更新,一直到竣工结算,此时数据库存在的相关数据信息能完整地表达出整个建筑工程在竣工期间的实体。因此,开展审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应在建筑工程竣工结算时使用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展开一系列的竣工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应抽取相关指标并核对建筑工程的工作内容,但是不需要再对手工及建模算量,以原来建筑工程进行建设时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为前提条件,并与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优势相融合,利用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获得相关数据信息,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并且把综合后的单价通过工程造价分析及审核工作,属于对建筑工程所有使用款项的一种认可。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在竣工结算的审计过程中,可有效地提升竣工决算造价的准确程度及审计的效率,并将其以电子资料的方式进行保存和共享,此外,还能加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
        结束语
        将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使用于工程造价的审计工作中,围绕审计与信息模型及造价全过程控制这三项开展有机整合。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后获得的经济收益,可有效地防止在工程施工时因为错漏碰撞造成建筑工程成本的提升,在建筑工程中大部分的施工清单会出现缺项漏项等一系列的风险,BIM技术的出现还有效弥补了传统审计工作中缺乏时效性这一缺点。
        参考文献
        [1]郝倩颖.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3):118-119.
        [2]贺大力.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审计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4):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