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的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有效促进了建筑行业提高经济效益,对工程质量和规范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通过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不仅节省成本,同时还能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应重视对造价管理的研究和提升。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完善性。
关键词:工程造价;问题;对策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周期较长的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不仅为完成建筑效益提供保障,也对施工质量实施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包括了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工程结算等,是根据图纸及设计清单,将整个工程中的直接费用、管理费、规费、税金等计算出来。施工单位应重视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分析造价管理的特点,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解决措施,从而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提供保障。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1.1实践性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不是纸上谈兵,必须具有实践性。所有的造价工作应以实际的工程情况为基础,综合考虑项目的功能因素、经济因素及环境因素来进行造价控制,不仅达到投资者的需求,也要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1.2 阶段性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贯穿于项目施工的每个环节。建筑工程包括前期规划、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在项目前期规划中应由专家进行审核工程方案;设计阶段则需要综合考虑,不仅节省资金还要合理配置资源,以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招标阶段应重点做好造价控制与合同签订;施工阶段应监督管理各个部门的工作,控制资金支出不超出预算;竣工阶段应准确核算不同部门的资金花费。各个阶段的工程管理工作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1]。
1.3 技术性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技术性,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能够系统有效的估算整个工程的花费及工程量,并且与施工部门、后勤部门等顺畅的沟通联系,充分调配整合资源,从而将有限的资金最大化的利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最终顺利的完成工程项目。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工程质量,并监督施工环节的规范操作,但在进行工程管理与控制中应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加以解决。
2.1 招标环节缺乏严格控制
招标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重要的环节,而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下,有些施工单位会为了竞标成功故意压低价格,在中标之后的施工中偷工减料以获得经济利益,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性和标准性造成恶劣影响,使工程造价管理失去了意义[2]。而某些工程项目没有全面的限额设计,也忽视了对工程设计的监督,或者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精品质量意识。因此应从源头开始就进行规范的控制,避免招标过程中故意压价的行为,加强标准化的监督管理,为招标阶段的科学严谨提供保障。
2.2 造价及监督制度不健全
在建筑工程中,造价管理体系缺乏健全的法规制度,并且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在工程项目中,施工成本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建筑材料的损失,机械设备的损耗,人员的流动等,如果成本控制系统不够完善,项目预算无法做到精准,在遇到特殊情况发生时,没有准确的制度可以依据,造成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不足之处,对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最终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效益。
2.3 缺乏专业人才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素养,应对原来员工加强培养,也应积极补充高质量人才。而在我国施工项目的造价管理当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人才专业性问题。有些工作人员虽然持有专业建筑工程师证书,但缺乏实际的管理能力,工程项目需要既具备专业知识又熟悉实际管理工作的人才[3]。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环境并不舒适,造成年轻人才不愿意深入一线工作,也给人才培养带来了困难。
3、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3.1 提升造价全过程管理质量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部门应具有全过程管理的意识,根据施工目标来进行方案设计、项目预算等工作。全过程造价应加强业务人员、设计人员的沟通,对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招标、施工、竣工等阶段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并加强控制力度。例如在招标阶段,应对招标文件及清单进行严格审查,提升评审力度,对投标文件的工程量精确计算,防止多算、错算等问题。投标人应根据要求选择设备及材料,避免以低档材料来提升中标率。
3.2 完善工程造价的监督管理体系
工程造价在管理及核算中,应保证其公开透明,应建立并完善科学的监督管理制度,使项目管理者、施工方和监理方都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共同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提升。项目管理者应综合考虑工程情况,在施工前、施工中及竣工后做好造价管理及控制,加强与施工方、监理方的沟通;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施工规范性、安全性,不能为了提高施工速度而忽视了施工的质量,对施工所用的材料及设备应妥善保存并规范使用。只有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才能够促进工程造价监督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4]。
3.3 加强人员素质培训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适当提升工作人员的待遇,以避免专业人员的流失,并吸引到更多的高级人才,从而促进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对原有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深入理解工程造价的意义和规章制度,掌握并明确项目规划及设计方案,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水平。对造价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不仅提升专业知识,也要增强职业素养,从而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3.4 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造价管理水平
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应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有利于提升造价核算的精准性,提升工作效率[5]。管理人员应将工程造价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积极应用选件的造价软件,分析工程量是否合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进行定额换算、补充定额的工作。还可以利用地方网站公布并完善工程审计方案,核实工程所包括的各项施工成本,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的造价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树立造价全过程管理意识,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项目施工目标,建立并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全面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工程项目的最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叶.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3739.
[2]孙秀梅.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措施[J].城镇建设,2020,(3):293.
[3]吴媚,王明明.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9,(37):229.
[4]刘国志.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及其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9,(28):21.
[5]张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8,(2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