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逐步成为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各种消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得建设施工作业能够稳步进行,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虽然很多企业都在积极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但是,其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利于改变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在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建筑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要赢得发展优势,建筑企业需在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将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现动态化的造价管理,使得造价管理更为科学。一些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的制度等缺陷,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用新型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方式等来提高造价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对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进行优化配置,发挥这些工程要素的最大价值,避免在工程建设中这些资源的浪费,当然,工程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在满足工程质量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以达到建筑工程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市场对价格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市场的变化使得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人力费用、材料价格等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如果缺乏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将会导致工程的总体成本偏高。为实现工程造价的科学控制,达到工程的诸多方面目标,工程企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相应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由于工程造价与工程的成本、进度与质量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工程造价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协调处理这些关系,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将工程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工程企业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体制不健全
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变,虽然市场经济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效,但是,很多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就受到经济体制影响,一些工程企业的造价管理机构采用的是多部门、多层次审批的模式,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部门甚至存在交叉性的工作,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干预较大,难以保障工程造价的质量[1]。此外,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工作与很多主体、部门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造价管理体制的支持,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协调性不足,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与规范,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性。
2.2忽视前期造价管理,缺乏全过程造价管理
在当前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应该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在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与竣工阶段,都需要开展严格的工程造价管理。但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工程造价人员在实际的造价管理中,并未贯彻全过程的管理理念,忽略了前期的工程造价管理,尤其是缺乏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视,仅仅将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后期的施工阶段,导致整个工程造价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2]。虽然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占比很小,但是其对整个工程造价却有着极大的影响,属于源头上的造价管控。
2.3工程造价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影响,与其他的管理工作相比,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性很高,涉及的管理内容与任务相对较多,造价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具备基本的责任意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造价工作中,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造价管理工作中无法发挥其专业技能优势,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难以高效进行,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
为保障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行,工程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结合工程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当前,很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健全,在实际的造价管理工作中,也并未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开展相应的工作,甚至一些工程企业内,造价管理机构并非独立部门,而是隶属于其他部门,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常常会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因此,工程企业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建立专门的造价管理部门,并结合工程造价管理的任务与要求,进行造价管理部门的责任、岗位权限等的划分,保持造价管理部门的相对独立性,赋予其一定的职权,使得其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切实履行其职责[3]。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建立使得相关人员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制度的规定来履行其职责,保障工程造价的有序进行。
3.2监督工程造价的全过程
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企业需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实施全过程、动态化的工程造价管理,并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监督。在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人员需加强可行性研究,保障预算的精准性。在工程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设计人员需综合分析各种的因素,保障所确定的设计方案符合经济性、技术性的要求,推行限额设计,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尽量避免后期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现象[4]。在工程的施工阶段,专业人员需对各个工程要素开展严格的造价管理,比如,对工程材料、人员与设备进行造价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考虑变动性因素对工程造价造成的不利影响,开展更为精细化的造价管理,做好各种工程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分配,最大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现象。
3.3培养和选拔更专业的人才
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造价人员会对造价管理效率、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工程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工程企业在造价管理人员的选拔方面,需制定严格的人才选用标准,只有达到了此标准方可进行造价管理工作,这种人才标准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专业素质较低的人才来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工程企业需加强对造价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通过培训来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掌握最新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与方式,在培训过程中还需要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责任意识,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得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这些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其专业优势,保障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造价管理是重点内容,做好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从制度建设、人才培训等角度,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兴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00(018):23.
[2]罗恩宁.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7,000(003):256-257.
[3]陈晓陵.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5,000(005):101.
[4]金日哲.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球市场,2016,000(03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