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底板设计的思考 邵旭东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邵旭东
[导读] 根据笔者大量工程设计实践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大量工程设计实践,提出了地下室防水底板在各种不同的场地地质情况下的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防水底板;水压力取值;无梁楼盖
       
        乌鲁木齐地处内陆地区,干旱、少雨,地下水位除个别地区外大部分均很低,地下室防水设计未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随着气候逐渐向暖湿型转化,地下水位有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表雨水、雪水及地下管网渗漏等引起的地下室进水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近年来地下室防水设计已提到日程上来。
        乌鲁木齐地区地质条件普遍较好,地基承载力较高,除高层建筑外,大部分框架结构建筑采用独立柱基即可,结合这一特殊情况,形成了独特的结构防水做法,即:独立柱基加构造防水底板。而构造防水底板做法设计人员处理起来往往过于随意,不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计算而是凭经验确定板厚及配筋。由于板厚及配筋不足而引起防水底板破坏的工程实例在乌鲁木齐地区发生多起,历史的教训警示我们对防水底板的设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就谈谈我在设计中的几点体会。
        一:防水底板水压力的确定
        确定水压力时,设计人员往往用地下水位标高与防水底板标高差来确定水压力,这往往是不够的,其原因有二,(1)地下水位是一个浮动值,水位标高是随着季节与外界大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2)细读地质报告地下水位描述时,常有这样一句话“本次勘探所见地下水位为……”这就为以后万一地下水位发生变化而引发问题推脱责任埋下伏笔,因此设计人员在确定地下水位时应根据场地具体地质条件,结合所见经验留有一定安全储备,建议至少增加一米水头高度。


        二:不透水层场地水头确定
        乌鲁木齐地区部分场地持力层由砂岩、泥岩等不透水层组成,此部分场地中,常常会碰到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位的情况,有些设计人员在设计防水底板时就不考虑水压力的存在,而仅仅采取构造措施,此种做法是不妥的。由于基础嵌入岩石中,此处基槽就会形成一个局部低洼地带,当地表水,室外管网渗水渗入基槽时,无法排除,而产生“脸盆”效应,此时,防水底板水压力确定应为基槽底标高与不透水层基岩面标高差值乘以水容重。
        三:防水底板净水压力计算
        为了使防水底板的设计最经济,防水底板净水压力应为其底板水压力减去地下室地坪与基底之间的混凝土及回填土重量之和。混凝土容重取值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有明确定值,而土容重仅给了取值区间,由设计人员选定,建议计算时取下限值,若取上限值,则应对回填土容重及压实系数做出严格要求。
        四:手工计算模式的确定
        手工计算防水底板时,应按无梁楼盖设计,建议优先采用等代框架法,若采用经验系数法,由于经验系数法为经验的产物,应注意其适用范围,由于防水底板的结构布置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其要求,故应对其计算结果加以适当修正,尤其注意柱帽的取值,经验系数法对柱帽的取值有一个范围,即0.2~0.3Lc,超过此范围则不予考虑,有些设计人员常常忽略此处,按独立基础实际大小作为柱帽,进行计算,当独立基础宽度超过柱帽有效范围时,必然会引起计算结果的严重失真,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此点应特别注意。
        五:配筋构造
        防水底板配筋时,应按柱上板带及跨中板带分别配筋,独立基础范围内应按计算结果设置附加钢筋,而不要盲目的按最大配筋拉通配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以上各点是本人在防水底板设计中的一些体会。总之,防水底板设计一定要引起结构设计人员的足够的重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