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邹亮
[导读]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桥梁,也能充分反映城市建设水平。本文主要从要暗浜处理、土路基、二灰土垫层、水泥稳定碎石摊铺施工方面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进行分析,为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水泥稳定碎石;石灰土;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1市政道路路基的作用
        市政道路工程包括地下管网工程、路基与路面工程。路基作为道路的承重结构,在道路工程中的起到重要作用。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承载力、耐久性、稳定性和舒适度,不同材料的路基直接决定了道路的级别。
1.2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建设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工程属于基础部分,其实际施工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道路路面的质量,影响到道路工程后期的运营效果;如果因为施工过程中对地基质量控制不到位,由此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社会损失,因此当前应当高度重视道路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
2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2.1明浜处理方案
        先抽干浜塘底水,清除浜塘底软流质的黑色淤泥,同时做好排水设施,以保证路基范围内不积水。砾石砂隔离层摊铺完毕后在其上铺土工布,土工布采用质量不小于400/㎡的针刺无纺土工布,其他参数符合“土工布技术参数”的要求。搭接宽度为50cm,河浜上部边上留1~2m的包裹压边宽度。石灰采用三级以上磨细生石灰粉,二灰土每层摊铺压实厚度为20cm。二灰土回填至原地面标高后将与预留的1m土工布折回覆盖表面。在摊铺过程中做好排水工作,严禁在水中摊铺和压实。土路基范围外的河浜用素土回填。(6)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
2.2暗浜处理方案
        先对暗浜处进行开挖,抽干浜塘底水,清除浜塘底软流质的黑色淤泥,挖至原状土。同时做好排水设施,以保证路基范围内不积水。在摊铺过程中做好排水工作,严禁在水中摊铺和压实。土路基范围外的河浜用素土回填。
2.3土路基施工
2.3.1路基挖土
        在土方开挖施工中,主要采用机械开挖的方式,通过挖掘机和人工修整联合的方法进行开挖。在进行开挖时应按照设计宽度、设计标高,应用逐层开挖、逐层支撑的方式进行开挖,且在开挖过程中注意控制纵向、横向坡度,以确保路基开挖过程中产生地下水能够顺利排出。在路基开挖的过程中,在开挖到接近的标高高度时,应注意控制挖土量,计算预压碾压后的沉降量,以避免超挖的情况出现。并开好盲沟,每隔15~20m一条与两侧排水沟接通,以利雨水排出。
2.3.2石灰土路基填筑
        本工程路基采用石灰土填筑,为了很好的控制好工期,石灰稳定土采用现场拌和。
在本次工程项目中选用的填料为优质碎土,所选用土块的粒径应在10cm以内,对于超过该粒径数值的土块应做打碎处理。同时土块之中不能含有生活垃圾、淤泥、草木根等杂物,充分保证路基填筑的质量。
        (1)拌和:将表层杂物清除干净后,将备土超尺寸粒径筛除,经摊铺、洒水闷料后整平,然后将石灰均匀地摊铺在整平的表面上,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拌和施工时应注意加强对含水量的检测,确保其达到规定范围,同时注意充分拌匀石灰、土料,避免出现夹层的情况。拌和后堆积成大土堆闷料。
        (2)填筑:石灰改善土的填筑必须有一定的施工周期,每层填筑后必须养护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后,才能填筑上一层,石灰改善土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小于10cm的单独石灰改善土层和上层石灰改善土合并,并按照上层标准掺灰压实。石灰土摊铺应分层摊铺,每层摊铺厚度为15cm。
        (3)压实:采用经实验确定的压实机具分层压实。碾压施工前应检测路基含水量,确保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然后先采用8t的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施工,如果发现存在较多的碾压缺陷,应改用12t的压路机碾压施工。在碾压施工中统一应用先两边后中央的方式,且每次碾压应保证拥有1/2-1/3的部分重叠。在完成最后一遍碾压施工之后,应对路基路面的标高进行检查,并及时做出修正。应严格控制基层的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4)交接及养护:在采用分段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于交接位置处预留30-50cm不进行碾压,并对该位置做特殊连接处理,促进新旧材料之间的衔接。此外应做好洒水湿润养护,同时防止车辆在养护期进入路面。
        (5)在进行施工时应注意做好时间节点控制,通常针对石灰土路基填筑施工适宜在春末、夏初进行,保证施工期间每日的最低温度在5℃以上,然后在低温天气来临前完成施工。
2.4二灰土垫层施工
        本工程道路垫层为20cm二灰土,分一层进行摊铺。路槽土基质量在复验达到要求之后,应及时在其表面摊铺砾石砂,然后对之进行碾压。在此施工中主要采用人工摊铺的方式,在摊铺料运输到现场之后应根据事前摊铺分段计算量进行堆放,以提升人工摊铺效率。同时在此过程中,严禁使用推土机推料,将可能造成粗细料分离,使得摊铺填筑施工不够均匀。

在应用压路机碾压施工时,应当按照“先边后中,先轻后重”的顺序进行,且注意控制碾压速度和每次重叠量,确保碾压质量和效果。
2.5水泥稳定碎石摊铺
2.5.1底基层检测及堆土模
        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摊铺施工之前,必须先对底基层做全面细致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标高、横向坡度、宽度等,如果经检验不符合要求,应对不符合问题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摊铺前应当将底基层存在松散的土层彻底清除,避免在碎石摊铺后形成软弱夹层。此外,在摊铺之前应做洒水湿润处理,但表面不应存在明水。
堆土模施工:主要在底基层的两边位置设置与水稳虚铺高度相同的模块,土模宽度控制在100-200mm范围内,且土模应当拥有较高的密实度,具体根据试验数据来进行确定。此外,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摊铺施工时,于施工现场应安排认真负责且专业知识较强的人员进行监管,保证质量监管的有效性。
2.5.2选用基准
        在现场测量放样之前,应当由监理人员、项目部主管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其在测量中控制测量资料,以满足监理人员的认可要求,为顺利完成验收奠定基础。在放样过程中,采用直径2-3mm的钢丝作为放样基线,同时将张拉力度控制在1KN左右,将张拉长度控制在100-200m范围内,且在两端位置应用紧线器做张紧处理,避免钢丝线产生挠度。
        钢钎则主要应用直径16-18mm的光圆钢筋加工制作而成,且钢筋应具有较大的刚度,同时应为其配置合适的固定架。固定架宜采用丝扣的方式,这有助于固定架的拆卸和标高调整。钢钎的间距适宜控制在5—10m范围内,且应当距离道路铺设侧边300-400mm。在埋设钢钎时,应确保其牢固可靠,同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安排专门的人员对之进行监管,严禁施工人员私自触碰钢丝和拔出钢钎,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对之进行恢复。
2.5.3摊铺施工
        在摊铺施工之前,应当先对下层做清洁、湿润处理,且在横向接头位置处应洒上适量的水泥浆。然后应用摊铺机摊铺拌和完成的混合料,且在摊铺过程中注意控制摊铺的均匀性和厚度。在进行摊铺之前,应当将两侧分料器接头位置的离析混合料做清除处理。如果在进行摊铺施工时,发现混合料离析的情况,应当采用人工方式做找补处理,同时注意监测摊铺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时将监测信息反馈混合料拌和场,提升拌和的质量。
        在摊铺施工过程中,当完成3-6m长之后,应对已摊铺段的标高、横向坡度做出检测,对其中未满足设计要求的摊铺做出适当的调整,确保各项摊铺施工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段的摊铺施工。且在进行摊铺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注意检查泥块的大小,将其中粒径较大的石块、泥块捡出,同时在摊铺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控制摊铺的速度,保持匀速进行摊铺,一般应当控制在1.0--3.0m/min范围内。此外,还需要结合试验数据设定摊铺机的振捣频率,确保整体一致,且在实际摊铺过程中不能随意摊铺参数。如果在摊铺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发生摊铺中断,且间隔时间达到2h以上,此时应当在结束段位置处设置横缝,然后将摊铺机开离该位置处。
2.5.4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
(1)碾压顺序:首先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采用稳压方式碾压1-2次之后进行振动碾压,碾压次数在3-4次;其次应用18T以上的三轮光碾进行碾压,次数在1-2次;最后应用胶轮压路机碾压。各压路机具体的压实遍数应当根据的道路碾压后的压实度数值作为标准。
(2)碾压速度:压路机设备在起动时应保持慢速运动,在碾压过程中速度通常控制在1.5-2.5KM/H范围内,速度不宜过大,且在碾压过程中应切忌紧急刹车。
         (3)碾压方式:在进行碾压施工时,应按照先外侧后内侧的顺序进行,且在针对外侧进行碾压时,碾压土模的宽度应当在100mm以上。此外,多台压路机同时碾压施工时,压路机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如:稳压和微振在前后之间应相距1m,微震和重震之间应错开一半,光面和重震错1m。在碾压施工过程中应禁止急刹车、碾压路段调头的情况发生,也并不能将压路机停靠在未进行压实的路面之上。
2.5.5横向硬接头处理
        横向硬接头处理是十分关键的一个过程,每天施工前先对其洒水,然后应用横压的方式来控制硬接头的平整度,在横压时也需要按照先稳压后威震的顺序展开。
2.5.6控制路面平整度
        为了保证最终路面整体的平整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整平过程中,其平整度数值应当保证在0.8cm之内,同时在进行碾压施工时及时做出检测,发现不合格的位置及时做出处理。
2.5.7保养工作
        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保养,根据实际的气温状况来决定路面洒水车的洒水次数,洒水时应做到均匀,尤其是边缘位置应保证洒水到位,使整个水稳表面能够维持潮湿。在保养5d后,可在道路表面洒封层油,否则洒水保养应持续到透层油喷洒完成后。
3 结语
        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增强管理意识,做好协调和统筹,及时妥善处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技术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工艺,加强对关键环节和重要工序的施工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S].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S].
        [3] 张晓雷,沈志伟.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4):56-57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