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检测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10期   作者:郑虎子
[导读] 目前,社会发展迅速,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

         摘要:目前,社会发展迅速,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对于居住环境提出更高的安全与宜居性要求,绿色环保理念得以强化,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关注绿色发展,建筑领域也日益重视绿色环保。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检测技术研究
         引言
         近年来,中国建筑业飞速发展,崛起了一大批房地产商,大量的住宅、城市综合体等建筑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建筑业对能源的需求巨大,并且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也日益严重。因此,绿色建筑承载着“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使命在世界各国开始发展起来。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主要是在当前的技术基础上,通过协调不同施工环节的组织、调配,优化管理,从而实现施工的“绿色”,同时积极开发新的更加环保的工艺与技术,服务于绿色建筑。本文对绿色建筑与施工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与具体方法做了分析与探讨。
         1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优化应用的必要性
         从目前而言,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更加重视对能源的充分利用,实现最优的节能效果,而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环保的设计理念和材料的选择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环保效果。在此过程中,实现对绿色能源的有效应用,符合节能的需要,同时,从客观需要来说,当前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要实现声光电水的节能环保型,在声这一环节,注意提升建筑工程的静音功能,保证建筑物内部的清净,消除不必要的噪音,降低声音污染几率。对于光方面,则可以借助自然光等的收集,提升建筑物的采光度。对于电方面,目前我国仍然普遍采用的是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传统电力供应模式,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危害自然资源和环境,绿色环保性稍差,而在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过程,自然也需要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通过采用诸如太阳能等来降低对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依赖性。而在水方面,则可以设计循环系统,强化水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可以说,通过这种针对性地设计,将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优化应用,可以很好地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提升建筑物的运行质量,符合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念。可见,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优化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优点
         能源节约: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能源的节约。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能源更加要合理地运用。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应当尽量使用节能环保的建材和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例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太阳能,将太阳能一部分转化成为热能提供热水,一部分转化成光能供建筑夜间使用,通过光热、光电转化的形式,在降低建筑能源使用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保持能源清洁,实现在能源方面的节约。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最终目标,并应在各个阶段都认真执行。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尽量保持原有的水域、植被,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并尽量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开窗面积。对于建设过程和投入运行后产生的建筑垃圾、有害气体、污水等,则应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这样不仅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和资源浪费,同时还节约了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所需负担的额外成本。以人为本:建筑物的使用对象一般都是人类,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活动场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因素,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和感受,对通风、采光、温度等因素进行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和关怀,以使用者的身心健康为核心,对建筑物的设计在绿色环保的同时还能够让使用者感到身心愉悦。推动建筑领域持续发展:建筑领域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国家发展实际,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选择环保、能耗低的绿色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资源耗费,降低污染排放量,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优化措施分析
         3.1强化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的绿色环保性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化应用,需要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就做好设计工作,立足建筑工程的客观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方案和措施,强化对施工场地的把控,强化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全面把控建筑工程的整体信息,全面了解基础资料情况,然后做系统全面的分析,设计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到声光电等的设计需要,强化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和深度融合,使得多样化的建筑资源以及建筑技术得以全面融合,减少资源的浪费,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建筑工程总体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根据不同的方案,对具体的设计内容进行优化和二次配置,掌握建筑规划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基于不同的设计方案的区别,结合设计图纸需要,强化建筑工程设计内容,实现不同施工环节的紧密结合,合理规避干扰因素,从而提升建筑施工的效果和质量。在此过程中,可以实现整个施工环节的绿色节能效果。
         3.2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中,方案设计可谓是重中之重。选材时,应以地域特征为基础,控制成本与效用,保证建筑围护性能的热工指标。如选取聚氨酯板、发泡陶瓷板等作为保温材料,不仅导热系数较小,吸水率低、容重较小,且防火可达到A级耐火标准;同时也能保证建筑的美观性,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增强绿色建筑的运用价值。对于风力较大的地区,应考虑人们室外活动情况,进行风环境设计。对于室外环境噪声较大的地区,应进行隔声设计,减少噪声的干扰。而对于地壳活动频繁的地区,则需重视选材的防震性能,并结合减隔震设计,保证建筑的稳固。设备专业的绿色建筑设计更是必不可少。合理设计建筑供配电系统,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参数,尽可能减少三相不平衡的情况。使用节能照明系统,高效光源,并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设备满足使用需求。给排水设计中,通过节水系统提升用水效率,利用雨水中水回收系统减少雨水污水处理排放。采暖设计方面,热能回收系统、暖通变频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技术的运用,可大幅减少供暖能源消耗。同时在设计时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更好的控制设计质量,使得建筑品质得以大幅提升。
         3.3保护环境
         过去几十年建筑业“奔放式”的发展使得环境不堪重负,如今环境保护已成为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根据环保要求,制定环境保护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各种污染源。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环保意识,整个社会没有良好的环保氛围。同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在第一线从事建筑施工的工人大多科学文化素质也较低,这使得即使管理人员有绿色环保意识,目前也不能很好地落实。一些经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地区,对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高经济增速,大量高耗能建设项目获批,这给绿色建筑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此外,短期内使用绿色建筑会增加建筑成本,绿色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持消极态度,政府官员们也不太愿意“先吃亏,后享福”。只有“软硬兼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状况,即加大对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补贴与奖励,同时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与引导。
         结语
         当前,中国的建筑业在实施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环保意识缺乏、社会关注不足、机构监督不力。随着从业人员管理理念与能力的提高,只要抓住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积极探索并应用具体的施工管理方法,国内绿色建筑将为建筑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祝小洁,王洋.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建材与装饰,2017,(19):101-102.
         [2]党宏伟.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建材与装饰,2015,(47):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