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建设 ——以瑞安市林川镇为例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期   作者:张雅敏
[导读]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有振兴乡村经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摘要: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有振兴乡村经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唤醒乡情乡愁记忆、化解城乡二元分裂等现实作用。瑞安市地处浙南闽北,本文重点结合林川镇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实践,并提出六大创新策略。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 乡村振兴 生态 产业 文化


1、乡村振兴及田园综合体的概述
1.1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得到增强,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但广大乡村地域依然存在生态环境恶化、地域特色消失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向往陶渊明先生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般世外桃源的生活依旧遥不可及……与此同时,国家重视乡村发展,党的十九大也率先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全面发展乡村,希望通过新的平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向综合发展方向转变,由此满足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求“田园综合体”应运而生。
1.2两者的关系
         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而田园综合体是集农事体验、创意农业、循环农业等建设与一体,并充分强调农民参与并从中获益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方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尝试、新突破,它主要有以下六大支撑系统:生产系统、产业系统、经营系统、生态系统、服务系统及运行系统组成,景观吸引核、休闲聚集区、农业生产区、居住发展带、社区配套网。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1.3田园综合体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1.3.1田园综合体有利于振兴乡村经济,有效延展产业链
         田园综合体是将农业生产与生活、生态等多方面结合,着重发展特色农业,并将农业生产与特色农产品加工、休闲体验旅游等有机结合。这不仅有利于乡村各自优势产业的发展,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以振兴乡村经济,更实现了以该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宣传、销售、物流电商乃至延伸的文创及休闲度假产品等方面的延伸,进一步拓展了该农场品的产业链并有利于形成区域产业的集聚效应。
1.3.2田园综合体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田园综合体正是立足于农业的,绿色、生态、可持续是其发展主要特征,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整合各类优势乡村资源,本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对其实现相对集中规划,可避免土地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发生,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1.3.3田园综合体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唤醒乡情乡愁记忆
         田园综合体则是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以优势产业为依托的基础上更注重挖掘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并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休闲农业产业对其进行适度创新,如通过一些文教宣传为主的耕读书院,民俗展示、体验场馆及文化大礼堂等使乡村文化根植于原有的土壤并得以回归和传承,还原良风美俗并唤醒人们心中深处的乡情乡愁。
1.3.4田园综合体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化解城乡二元分裂
         如何破解二元限制推进一体化发展是振兴乡村战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田园综合体保障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强调农村充分参与的同时,有效的搭建起以休闲农业、文化教育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的局面,由此农村的土地、劳动力及城市的资金、技术及人才等实现了共享共融,使得城乡之间实现了良性的互动,有效化解城乡二元分裂的局面。
2、乡村振兴背景下瑞安市林川镇的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实践
2.1发展优劣势分析
         林川镇位于瑞安市西北部的生态保育区范围内,镇域整体呈现“三山夹两水”的山水格局,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光、现状产业、历史文化等具有一定特色,自2016开始建镇以来乡村建设日渐加快,旅游资源日渐丰富,林川镇在瑞安中西部日渐脱颖而出,具备了一定发展优势。

但不可否认林川镇得以飞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乡村基础建设底子薄、生态环境同质化度高、固有的乡村文化脆弱,村民认同度不高、人员流失等发展困境,全面振兴林川任重而道远。因此,如何借由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等田园社区为一体的建设,来实现林川镇兴农利农富农惠农,助力乡村振兴,是其建设的初衷。
2.2规划设计实践
         林川镇的田园综合体本着突出“整体规划”的原则打通地域界限以原金川乡为研究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炼资源占相对优势的村庄:对坑村、杜山村、大路前村、小林源村、山林村这五个行政村为核心规划设计范围。规划依托范围内现有的溪坦“工艺品”及金川“有机大米”产业,尊武重孝的梅源文化和农耕文明,从产业、生态及文化三个方面来挖掘并重点打造童梦家园、稻竹飘香及康养美丽谷三大核心功能区块,并依托规划陶金线串联各个功能片区从而带动项目基地与林川主镇区以及周边城镇之间的协作发展。
2.3创新之处
2.3.1在建设范围方面
         瑞安的发展素来受限于人多地少,尤其是以山体为主的西部乡村地带,且村庄发展各自为政,如何走出这种点状发展的困境,抱团取暖?本项目通过研究范围和核心区的规划设计范围的提出来打破原有的村界,破解各村各自为政的局面,根据实际地域及交通的联系,整合既有的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由此形成了“一轴、三片及多节点”的主要框架来构筑一个空间上充满联系、功能上相辅相成并极具体验性与参与性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2.3.2在生态养护方面
         本次规划设计范围内村舍俨然,自然资源又有溪流、梯田、山林等可以说十分丰富,规划梳理村庄和周边生态环境的肌理,将其划分为“重点建设区域”和“一般建设区域”。
         “重点建设区域”侧重人居环境改善和与田园综合体相关的“衣、食、住”的建设项目的合理安排。“一般建设区域”则根据对应的资源、周边环境等特色,在不破坏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建设,侧重安排与“行、游、购、娱”等项目,侧重于体验。且一般建设区内景观以自然植被为主,减少人工干预破坏自然植物美感,力求景观植物层次多样,以达到四季景观更替变化,做大程度上维护林川镇的生态环境。
2.3.3在产业选择方面
         本项目多角度挖掘林川镇的产业特色,形成不同于其他乡镇的独具一格的林川特色的金名片:一是以“动”为主的,围绕溪坦工艺品这一核心产业的童梦家园板块的打造,该区域工艺品加工文创、亲子互动、旅游集散等功能为一体的互动板块;二是以“田”为主的,围绕金川梯田这一核心产业的稻竹飘香板块的打造,该区域是集农事生产、田趣体验、观光摄影的农业及其产业链延伸;三是以“养”为主,围绕雪尖山养生养老板产业的高山康养美丽谷板块打造,该区域是集康养禅居、休闲健身、高山运动等为一体的颐养天堂。
2.3.4在文化引领方面
         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谋划不仅要呈现林川镇的自然之美,还要挖掘该区域的人文之美。本次规划深入挖掘林川镇固有的文化如:农耕文化、红色文化、重孝尚武的梅源文化、遵工收艺的工匠精神等并对其进行提炼,在上述基础上植入对应的场所,如村中的闲置资产如文化大礼堂、村民中心、祠堂、教堂,空置的学校、村居等,打造成教育、展示、民宿、游乐等场所,不仅能盘活闲置资产,吸引资金,更能深层次的唤醒乡愁乡情,重建乡村道德体系,唤醒乡村文化复兴,还原良风美俗,吸引游客深度体验乡土文化气息。
2.3.5在实施保障方面
         资金方面采取政府、企业和村民三方合作,鼓励政企PPP,村民自筹资金等模式积极投入其建设开发和运营中来。同时合法规范的经营手段、童叟无欺的服务意识、淳朴善良的民风民俗可让其“姓农爱农”,梳理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周边其余乃至浙南闽北的游客。当然林川镇还需时刻不忘媒体的介入,通过媒体广告、微信软文推送、举办文创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期田园综合体,积极扩大其影响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