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黏度偏高怎么回事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月4期   作者: 唐永丽
[导读] 血浆黏度偏高怎么回事


   唐永丽
?(中核中同蓝博(成都)医学检验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00)
   血浆黏度是反映血液流动性的指标之一,正常来说,人体血浆黏度约为全血黏度的1/8~1/4,如果血浆黏度偏高,就说明人体血浆的流动性较差,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体血浆中各种溶质成分含量明显的增高。当血浆黏度偏高时,人们通常会感到头晕、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恶性肿瘤。那么,血浆黏度偏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将围绕此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大家不妨耐心的看一看。
   1.血浆黏度偏高的常见原因
   (1)高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其体内的血糖浓度要高于正常人很多倍,而血糖浓度偏高直接会导致血浆黏度上升。这是因为在高浓度血糖的影响下,人体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下降,使得血液在流动时的阻力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血浆黏度增高。如果患者不予以重视,很容易引发冠心病、脑血栓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不仅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还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


   (2)高血脂
   实际上,血浆黏度偏高是高血脂症的一个主要特征,血脂是人体血液中所含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磷脂等,任意指标高出正常水平都会导致血浆黏度升高。只有将血脂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改善血浆黏度偏高的症状,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3)多发性骨髓瘤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多发性骨髓瘤也是造成人体血浆黏度偏高的原因之一。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来说,他们在病变组织的影响下会产生单克隆性的免疫球蛋白,随着血浆中蛋白含量的不断增高,血浆黏度也会随之上升。当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血浆黏度也会随之下降。
   2.血浆黏度偏高的主要信号
   (1)容易头晕
   如果血浆黏度偏高,很容易导致人体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进一步影响对大脑的供血和供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出现头晕的症状,尤其在身体缺水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更容易发生。因此,一旦出现频繁的头晕症状,且无脑部病变,那么患者应该检查一下血浆黏度,这很可能是血浆黏度偏高“惹的祸”。
   2、容易气短、胸闷
   据临床调查显示,血浆黏度偏高的患者常伴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在这些全身性疾病的影响下,人体心脏和大脑很容易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气短、胸闷。
   3、肢体麻木
   除此之外,血浆黏度偏高还会伤害到毛细血管。这是因为血浆黏度偏高会导致血液流动放慢,因此很容易导致毛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血栓。一旦出现血栓,人体的毛细血管便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轻者可能会出现麻木的感觉,重者则会导致水肿,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嗜睡或失眠
   人体如果长期处于血浆黏度偏高的状态,就会使大脑严重缺氧,要么会表现出失眠的症状,要么就会表现出嗜睡的现象,总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3.血浆黏度偏高的护理措施
   (1)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
   人体血液中水分所占比重高达85%以上,如果没有充足的水分,就不能确保血液的正常流动,久而久之,血液自然就会变得粘稠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每天至少喝上2000mL的白开水,最好是在早起、饭前、饭后等时段,这样不仅能够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而且还能净化我们的胃肠道,从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2)控制好自己的体重
   通常来说,肥胖体质者是高血脂症、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而这些疾病本身就是造成血浆黏度偏高的原因。为此,建议大家尤其是肥胖体质者,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将自身的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改善血浆黏度偏高的症状。
   (3)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血浆黏度偏高与我们平时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要想改善血浆黏度偏高的症状,我们必须要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多吃清淡的食物和粗粮,少吃动物内脏、甜食及油炸食物。此外,我们还应该多饮茶水,尤其是绿茶,这是因为绿茶具有清理血液的功效,多喝绿茶不仅能够改善血浆黏度偏高的症状,而且还能加快人体内垃圾废物的排出。
   (4)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
   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于改善血浆黏度偏高的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还能加快血液脂肪的排出速度,这对净化人体血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计划,尽量避免久坐。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血液粘稠度检查的重视,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全面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从而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疾病风险,从而为确保我们的生命健康创造有利的条件。
   上述内容介绍了血浆黏度偏高的原因、症状及护理措施,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血浆黏度偏高会引起血流阻力增加,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严重时可造成血流停滞,直接影响了脏器血液的供应,从而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为了降低疾病风险,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证营养的充足摄取,同时还要保持适量的运动,争取在改善血浆黏度的同时,也能强化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疾病风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