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高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月3期   作者:王明权
[导读] 分析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王明权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8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高龄下肢手术患者80例进行分析,根据麻醉方式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选择全身麻醉,实验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治疗,之后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后疼痛VAS评分,实验组表现较优(P<0.05);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后第12h与72h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第24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可以发现硬膜外麻醉对高龄下肢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显著,而且给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比较小。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高龄骨科下肢手术
  对于高龄骨折患者,临床给予骨科手术治疗,行使难度比较大,因为老年患者因为身体各机能逐渐下降,对手术的耐受性也比较大[[]]。所以,临床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才能有效的减少对患者机体的伤害。如果选择的麻醉方式不合理,可能会给高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认知功能障碍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次研究分析的是我院2018年9月~2019年6月接受治疗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80例,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6月进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80例进行分析,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67~88岁,平均(72.62.8)岁,女性18例,男性时22例,DHS切开内固定复位有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有15例,全髋置换有1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68~87岁,平均年龄(72.13.0)岁,女性17例,男性2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有14例,DHS切开内固定复位有14例,全髋置换有12例;两组患者上述基本信息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时: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之后接入呼吸机,让患者吸入麻醉药物,由5g/kg芬太尼、0.04mg/kg咪达唑仑、0.4mg/kg依托咪酯混合而成;术中将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结合对患者进行静脉泵注,同时间断的给予七氟醚,根据时间添加维库溴铵。
  实验组:选择硬膜外麻醉,患者保持侧卧位,在患者L间隙侧面穿刺,然后置入3cm管在头侧,完成置管之后,选择仰卧位给予麻醉诱导。先给予5ml的利多卡因进行试验,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全脊麻症状,如果没有在给予2%利多卡因10ml,以及0.75%布比卡因10ml混合制剂,给患者注入13ml。之后,相隔40min在增加注入5ml麻醉药物。
  1.3 观察指标
  使用MMSE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智力情况,其中最高分是3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认知功能越好;对两组患者进行麻醉后VAS疼痛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的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检验,计量资料选择(s),进行t检验,上述数据均在软件SPPSS15.0上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镇痛效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较高(P<0.05)。见表1.


   3 结论
  高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机体各种生理功能开始衰退,大脑供血不足,脑神经出现退行性变化,各器官的调节功能也逐渐下降,心代偿能力也比较差。而且高龄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也是比较多,一般采取麻醉进行手术治疗都会存在很大的风险[3]。
  对于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来说,全身麻醉会使患者的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反射抑制等情况,全麻包括: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呼吸道吸入等麻醉方式,在麻醉药物代谢后,患者的神志、痛觉、反射等症状才能恢复正常。但是高龄患者在进行全麻之后,肺血管会出现缺氧性收缩,从而出现弥散通气/血流比例失衡情况,从而引发患者出现呼吸衰退等疾病,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
  硬膜外麻醉,可以避免给患者的心肺功能造成伤害,而且手术治疗安全较高,有利于患者快速的恢复。硬膜外麻醉就是进行硬膜外腔麻药注射,从而麻醉患者的脊神经根部支配区。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术后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第24h,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加高(P<0.05);这些说明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高龄骨折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全身麻醉,而且给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较小,患者病情恢复比较快,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田锦专, 张晓华, TIANJin-zhuan,等. 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在高龄高危患者骨科下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26):108-110.
  [2]张战良, 罗俊能, 黄伟崧,等. 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 黑龙江医学, 2017, 41(7):615-616.
  [3]杨海超, 徐瑞玲, 勾宝晶.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C]// 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