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手足口病家长怎么做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月4期   作者: 董家君
[导读] 防治手足口病家长怎么做
                 董家君
       (米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攀枝花617200)
  家里有宝宝的家长应该都听说过手足口病,可能有一部分宝宝还得过手足口病,随着季节的变化,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也要来临,对于手足口病,还没有特效的预防药物,所以家长们需要了解以下防治手足口病的措施。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10岁以下幼儿,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在手脚上会有几个或数十个的小水泡,患者还会伴有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的患者经过治疗,很快就会康复,少数的患者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等并发症,个别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很多种,较为常见的有柯萨奇病毒A16性和肠道病毒71型两种。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最多,传染性很强,主要的传染途径有胃肠道传播、呼吸道传播、接触患者传染,也就是密切接触过感染者的口腔分泌物、疱疹液体、粪便等,污染的手是传播中的重要媒介,在流行地区,苍蝇、蟑螂可以机械携带病毒,在传播中起一定作用。
   手足口病的治疗
  轻症患者: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患儿应在家中隔离,直到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发病一周内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饮食宜清淡,禁止刺激性食物,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手足皮肤疱疹破裂者,局部涂擦1%甲紫或抗生素软膏。有其他症状者对症治疗。
  重症患者:应根据重症病例脏器受累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手足口病患儿的日常护理
  家长在接触患儿及患儿的用品后,要用肥皂水或者洗手液洗净双手,患儿的奶瓶、奶嘴、餐具要消毒处理,患儿要减少运动量,随时观察患儿的情况。
  口腔疱疹的患儿饮食要以流食为主,像牛奶、豆浆等,可以让患儿用吸管进食,能够减少食物与口腔黏膜的接触,不要给孩子吃辛辣刺激性、油腻、生冷的食物,鱼、虾、螃蟹这种发物也不要吃,多吃些苹果、香蕉等水果,可以捻成糊状食用。


  对于手脚有皮疹、疱疹的患儿,要剪短患儿的指甲,避免患儿抓破疱疹,引起细菌感染;给患儿洗澡时,要及时把身体擦干,疱疹破损的皮肤要用碘伏消毒;如果患儿臀部有皮疹,要及时清理大小便,并清洗,保持臀部的清洁干燥;患儿的衣物、被褥要暴晒,给患儿穿着舒适透气、宽松的衣物。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1.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A71型)灭活疫苗,因为肠道病毒不仅是71型这一种,所以接种此疫苗并不能完全杜绝手足口病,但能降低孩子患手足口病的几率,还能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降低重症死亡率。
  2.家长外出时接触的东西比较多,可能会携带病毒或细菌,外出回家后,应该把衣服换下来,放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同时清洗双手,将手心、手背、手指甲、手腕都要清洗干净,最好也洗一遍脸,这都是直接和孩子接触的部位,平时要多注意清洁,另外孩子与家长不要同时使用一条毛巾。
  3.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物、勤洗澡、多晒晒被褥、勤通风,饭前便后、外出归来都要给孩子洗净双手,要帮孩子改掉吃手指、挖鼻孔、咬玩具等不好的习惯。教导孩子打喷嚏时要用手臂捂住口鼻,不对着人或者食物、用品打喷嚏;家里有宠物、家畜的,要减少孩子对动物的接触,及时清理牲畜的粪便。
  4.给孩子做饭时,一定要将食材清洗干净,并煮熟,尽量不让孩子吃剩菜剩饭,不要将吃食长期的暴露在空气中,不要给孩子喝生水,多喝白开水,不要给孩子吃生冷食物,刺激孩子肠胃;孩子经常玩的玩具可以用84消毒液等进行消毒,孩子的其他用品可以通过暴晒或高温进行消毒。
  5.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在手足口病高发的季节,与有其他疾病,如发热、咳嗽、有出疹症状的患儿接触,以免感染。
  6.平时要多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每天检查一下孩子的手脚心和口腔,查看孩子的体温状况,如发现孩子有出疹、咳嗽、疱疹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去治疗,并通知学校老师,对教室进行彻底消毒。
  7.经常带孩子晒晒太阳,适当的增减衣物,多吃水果蔬菜,加强营养,增强孩子的自身免疫力。
  8.要加强手足口病的健康宣教,增强家长的防病意识,对于手足口病患儿,要做好隔离,不要接触过多的人员,以免交叉传染。家长的预防意识对于防治手足口病,有着重要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