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就医体验调查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月3期   作者:赵芳
[导读] 区级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就医体验调查


 
 赵芳
 (普洱市思茅区人民医院 ;云南普洱665000)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改善医疗服务作为医院的核心发展问题已受到各界关注,为进一步创新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流程,完善内部管理,始终将患者是否得实惠、是否满意作为医院实施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整改影响群众就医体验的薄弱环节,特此展开调查。
二、调查对象
   在院住院患者及家属随意抽取,每个住院科室10人,这部分人对医院住院期间流程较熟悉,调查性强。
三、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患者在院期间,由基层指导科深入病房,与患者及家属面对面沟通、交流,说明填写问卷目的,被调查人匿名调查,问卷统一回收。此问卷调查每份 项,本季度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32份,收回132份,所答项目100%有效。
四、调查时间
    2019年9月17日至2019年10月17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住院患者来源地,患者使用医院官方微信情况,在半年期间就医情况,入院后的就医体验及此次住院对我院的意见及建议。
六、各项调查分析

  
  
  表-1-2  2019年第3季度住院患者职业调查分析

 


  表-2-2   2019年第3季度住院患者学历调查分析

 

 

 

 

 八、2019年第3季度住院患者就医体验调查分析
    1986年美国研究者提出“患者体验( patient expenence)”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仅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重要的是患者体验管理,注重医疗品质的内涵提升。患者的实际需求和就诊体验,日益成为医疗机构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患者的就医体验进行客观测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从而提升医院整体品质的重要手段。患者体验逐渐得到重视并获得较快发展,当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带有积极情绪,如愉悦、快乐、安全、感
激和被关怀时,能增加患者满意度。随着患者导向医疗模式的转变,患者就医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因此,全方位关注患者需求,了解患者就医体验,成为医院管理者高度重视的问题。
 
通过对住院患者就医体验现况调查分析,影响住院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的因素: 
一、医务人员服务态度问题 
(一)、正确认识医生所扮演的角色
  医生在服务过程中如果是没有感情的机械服务,是不可能得到病人和老百姓的称赞、信任与认同的。医生必须掌握与病人交往和沟通的技能,这是医生最核心的技能,因为医疗服务的过程就是医患交往、医患沟通和医患合作的过程,医生必须具备3个最基本的素质: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细心的观察者和敏锐的交谈者。
(二)、正确认识护士所扮演的角色
   护士就是在患者不能自行满足其基本需要时,提供各种护理照顾,以满足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促进健康、维持健康、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提供健康照顾。运用护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评估护理对象的健康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负责实施、评价,使护理对象得到优质服务。并依据护理对象的不同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向其传授日常生活的保健知识、疾病的预防和康复知识,促使护理对象改善其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三)、正确认识医患关系
  客观上,医患关系确实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医务人员是医疗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而病人却不是医疗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病人有可能听不懂医生说的话,看不懂医生写的字,无法正确理解自己的问题,需要医生耐心解释、说明和教育,以便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的意见,并进行有效的合作。
(四)、正确认识病人的概念
  病人是一个整体,要了解这个整体,必须先了解病人的完整背景和关系,如社会背景、社区背景、家庭背景、个人背景、疾患背景等,然后,了解各方面的健康状况,如躯体、精神、社会和道德方面的健康状况等,最后了解整体的健康状况,如各器官、系统功能状况之间及躯体、精神、社会、道德健康状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与人的人生观念、生活目的、人生计划、生活依靠和生活的意义之间的关系。要完整地理解病人的健康,必须理解人的潜意识与意识、躯体与精神(生理与心理)、个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五)、正确认识病人所需要的服务
  医生必须树立整体医学观念,掌握系统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这样的医生实际上就是全科医生。因此,病人需要先到全科医生这里首诊,必要时再由全科医生将其转诊到专科医生和心理医生那里接受服务,但全科医生始终对病人的健康负责。整体性服务是连续的、综合的、协调的、可及的、以人为中心、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可以弥补专科化服务的不足。了解病人期望得到什么服务,按照病人的期望去做,这样才能让病人满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二、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创新服务模式
    挂号难、排队时间长曾是被很多患者诟病的就医痼疾,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正是健康中国行动文件提出,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创新服务模式。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医院建立了一套多途径、易操作、人性化的预约挂号诊疗服务体系,做到患者线上线下都能挂号,来不来医院都能挂号。医院提供手机App、院内自助机、银行网点自助机、网银、“114”电话、互联网等多种预约挂号途径,患者可以选择自己最方便的方式进行预约挂号。通过深挖医疗服务潜能,全面升级打造智慧医疗‘暖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切实提升患者看病就医满意度。
三、营造温馨、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医护人员要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主动与患者沟通,为患者营造温馨、人性化的就医环境,让患者心情愉悦。美化医院环境,改善就医条件应从以下几方面;(1)推进医院厕所标准化建设,提升医院品质;(2)强化医院食堂管理,改善就餐体验;(3)实施医院停车服务能力建设,缓解停车难问题;(4)实施医院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就医感受;(5)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环境,提升医护人员获得感;(6)提高医院后勤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医院安全运行;(7)加强医院人文环境建设,传承医院文化:(8)实施绿色医院建设,推进医院绿色发展。医院通过以上建设在患者真实体验、情绪反应和相应心理需求基础上,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