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快速检验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月4期   作者:母永贵
[导读] 细菌性食物中毒快速检验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母永贵
    (米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攀枝花617200)
  食物中毒,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气温的升高,容易引起细菌的滋生,而且人在此时,肠道的防御能力有所下降,容易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就是其中一种,当出现细菌性食物中毒时,需要卫生防疫部门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还需要及时查找中毒原因,快速检验,及时切断传染源,避免还有人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常见的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多由进食了被污染的禽类、蛋类、奶类、凉菜、剩菜剩饭等,在进食后几个小时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这种食物中毒往往是中毒人员比较多,需要快速的检验出是由于哪种食物引起,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快速检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室的准备工作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属于突发性事件,需要实验室的检验人员做好充分的日常准备工作,能够应对随时出现的突发状况。根据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准备好检验所需要的器材,如灭菌瓶、无菌棉签、生理盐水、固体培养基等。
2.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检验科接到中毒报告后,应尽快采集有效样品,以免患者接受治疗后再采集,影响检验结果。样品采集时,要用消毒过的容器来采集样本,将可疑的食品都要检查一遍,要采集患者的呕吐物、大便、肛拭、血液、残存的食物等有效样品。
  样品的保存方法有:残存食物、呕吐物、大便,经过无菌采集后放入无菌容器内冷藏,有些样品则需要留作活菌和分离培养,还可以在食物中毒现场进行接种增菌和选择性固体培养基,要比常规的检验快速一些;经过肛拭采集样本后,应该直接进行分离和增菌双重培养,在不确定是哪种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时,可以选几个患者多次进行采集肛拭,减少漏检情况的发生。


3.致病菌的鉴定
  不同的致病菌,需要在不同的样本中检测,例如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般可以在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当中检测出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以通过对食物或粪便中的肠毒素检测出来;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是饮用了被污染的水产品或腌菜,可以依靠细菌学进行检测;空肠弯曲菌多是食用了被污染的肉类或奶类引起的,可以依据细菌学检测;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以依据细菌学检测。
  需要注意不能仅凭借临床症状就做出是某一种致病菌的报告,很多致病菌导致的中毒症状相似,不能凭临床症状就下定论,很容易造成漏检的现象,应该让临床结合标本检验的情况,来判断是哪一种致病菌引起的中毒现象。
  检验时要采取多种思路、多种方法进行检验样本,可以借助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来对致病菌进行分析。当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未检测出致病菌时,可能是由于采集样品不及时、没有采集到有效样本、检查的致病菌范围比较小、不是常见的致病菌或新的病原菌,像非常见的致病菌或新病原菌,应该引起疾控中心的高度重视。
4.检验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作为检验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技能,熟悉各种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可疑食物及预防措施,熟练的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流程和最新检验方法,能够快速的检验出致病菌,并出具检验报告。在平时要多学习,多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在细菌性食物中毒时,需要快速检测出致病菌,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在检测致病菌时,则需要注意样本的采集过程、样本的保存、样本的检测分析,根据检测人员的经验,快速的锁定致病菌,为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意义,减少了致病菌的继续扩散,威胁更多人的身体健康。
  俗话说“病从口入”,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尤其是在夏秋的高温时节,对于肉蛋奶类、菜、海鲜等食品的加工制作、储存运输过程,都要严格的进行管理、管控;尽量不吃剩菜剩饭,尤其是隔夜菜,在食用前要加热,能够有效的杀灭一些细菌;生食和熟食要分开保存,分别用两个菜板、菜刀来切食物,避免被污染;对于患有消化道传染疾病的患者,先不要接触食物,以免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平时要多注意个人卫生,便后要洗手。只有杜绝源头,才能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