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曾黎辉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源动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进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摆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湖南省新化县上渡街道铁牛小学  曾黎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源动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进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摆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对于理解力和想象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有时会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衰减,日积月累数学学习成为他们的负担,于是逃避数学,讨厌数学,排斥数学。这样学生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这种状况,让学生真正丢掉包袱学数学,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始。
       一、关心学生,培养兴趣。
       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自然会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发展下去,相信他们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因此,教师就需要有一颗博爱和宽大的心,去体贴和关心他们的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往往很自卑,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无精打采、灰心丧气。为了消除他们这种强烈的自卑感,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努力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并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努力学习。“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教师形象的树立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态度。“爱屋及乌”你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你,学生爱你就会爱上你所教的这门课程。“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上这门课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最后,可以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喜欢。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与设备早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与设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通过图片、音乐等多样化的形式将原本抽象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更有效率的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圆的面积推导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生动的表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蓝色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飞出来”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这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


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最终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通过生动的方式,教师体现出数学推导的趣味性与生动性。
        四、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乐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直线、射线和角的知识时,教师就不能按照教材内容给学生灌输什么是直线、什么是射线,而应该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教材,并结合已学的数学知识和个人的间接进行探究与摸索。在此过程中,学生就是在主动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能解放学生的意识和思维,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与乐趣。
        五、提高小学数学的趣味性。
        从本质上说,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要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趣味性。这与小学生的天性有极大的关系,小学生更喜欢充满趣味的东西,教学是否拥有趣味性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会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其首要工作就是要提高小学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和快乐。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适当的开展情趣教学法,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情趣中获得快乐,并进行更有效率的学习。
       六、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获取成功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一次或多次的成功会成为学习动机和激发兴趣的“激活剂”。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十分重要,也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前提和动力源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法设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有动力,教师的数学教学才有活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