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中职作文实效训练方法创新与改革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郦婷婷
[导读] 对于中职教学而言,在传统教学理念支配之下,中职语文作文教学过于理论化与表面化,使得学生在语文作文课堂之中无法发挥积极与主动性,难以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去写作出个性化内容,彰显作文内涵。

浙江省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郦婷婷

摘要:对于中职教学而言,在传统教学理念支配之下,中职语文作文教学过于理论化与表面化,使得学生在语文作文课堂之中无法发挥积极与主动性,难以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去写作出个性化内容,彰显作文内涵。因此,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之下,为了推动中职学生作文核心素养的强化与发展,便需要在中职作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具有主观性的写作,以此融入个人情感,增强作文写作实效性。本文主要分析与研究如何在中职作文教学之中发挥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以此构建实效性课堂内容,提升作文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作文教学;实效性;工具性
        在传统机械式与填鸭式教学理念之下,虽然学生记忆了大量写作技巧、写作模板、写作素材和写作用语,但是在写作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就好像学生突然在写作过程中不会说话了,即使心中有诸多巧妙语言,都不能够在写作过程中得以灵活运用,这便是学生缺乏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表现。因此,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之下,为了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便需要在课堂教学之中贯彻教学理念,以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写作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把握写作核心思想,以此在构建写作结构时能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尊重学生实践性学习,以实际来探索和积累写作素材,更加完善学生就业需求,以此提升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一、中职作文实效训练现状分析
        1.思想认识上的不重视
        许多中职学校在开展日常语文作文教学活动时,往往更加偏重对学生进行理论性教学,而且大部分情况更多的是考虑学生学习成绩与就业发展的关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语文文化基础内容的传授,降低了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特别是许多时候,中职学校需要考察学生专业知识体系,而对于基础知识产生了忽视心理,让学生也对于语文作文写作学习丧失了兴趣,更难以在其上浪费更多时间。在学校、教师与学生三重忽视之下,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必然迎来了最大挑战,造成了教学水平无法提升,难以发挥语文作文教学潜在价值。
        2.文化基础上的不扎实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是由于自身学习思维和学习基础不够成熟,才会步入到中职学校进行学习与进步的。因此,在大部分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之中,便需要面对学生这种文化基础较弱的情况。但是,大部分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往往会开展统一性教学,难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与分层次的作文引导,使得学生在遇到作文写作时常常陷入困境,造成了写作思路不畅通,写作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3.教学方式上的不适宜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下,中职语文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往往以教材内容为主,从而固化了教师教学思维,让教师沉浸在单一、枯燥的教学氛围之下,必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更难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带来生动性与趣味性内容,无法发挥作文教学实效性特点。并且,许多中职语文教师经常因为与学生产生冲突,而使得学生难易沉浸在作文写作之中,进而影响了学生作文写作思维和写作素养的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中职作文实效训练方法创新
        1开展生动课外活动
        对于中职语文作文教学而言,为了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性,增强学生作文写作核心素养,便需要在课堂教学之中关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使得教师能够在课外活动中更合理引导学生吸取写作知识、写作经验,以此摆脱沉闷课内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自由、广阔的生活与自然空间中去积累大量写作素材和情感,从而懂得如何运用课本知识进行自我感悟,来达到对学生写作水平与写作技能提升的目的,进而发挥中职作文教学实效性特点,提升学生作文写作核心素养水平。
        中职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除了课堂教之外,还要在课外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写作,而引导的方法就是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引导学生创办学生文学社,组织阅读、写作兴趣小组,举办一些如手抄报比赛、演讲辩论比赛等竞赛活动。以课外活动来督促学生常看常写、常行不止、日积月累,并以写带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最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深入生活、积累生活
        对于中职语文作文教学而言,其教学内容离不开生活支持,毕竟生活能够为学生带来大量的写作灵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再害怕。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之中,尽可能引导学生参与到生活实践之中,并且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懂得观察周围的人与事,从而积累大量写作素材,这样才能够在真正写作中有话可说。在作文写作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写作真实性,将生活融入其中,必然增强作文写作真实性,强化作文写作实效性特点。
        比如,在记叙文《我如何战胜脆弱》的写作时,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是以父母双亡来写自己如何战胜脆弱的。只有把学生从“应试”的圈子里拉出来,让他们走进生活,引导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生活,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从而自觉积累生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效率。对于这一点,笔者深有感触。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常见学生作文寥寥数语,无话可写。
        总之,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施之下,为了推动学生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得到素质前面发展,便需要合理化推动作文多样化教学,以此适应学生学习需求与文化基础,通过实践活动方式,让学生接触更多人与事,以此积累大量心中感悟,从而能够在作文写作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升作文写作内在情感,增强学生作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蒋晶鑫.浅谈中职语文写作教学[J].现代阅读,2013(2):33.
[2]温凤环.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