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金梅
[导读] 道德与法制课程注重的是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及道德观念,而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第一小学  金梅

摘要:道德与法制课程注重的是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及道德观念,而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教学效率的提升,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而能够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正确道德与法制观念的目的。在本文当中,我们针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引言: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过程中,小学属于基础阶段,同时也是关键阶段,关系到小学生行为习惯及品德以及生活态度的养成.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信息,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将道德与法制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发挥出其教育意义。
        一、立足根本,挖掘教材深层内涵
        教学过程中教材属于根本,教材中的内容以及案例也是与当前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相符,更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最基本资源。但是在教学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及思维特点,进行教学资源的深层开发,不断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道德专业帮助学生,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案例,展开教学
        在道德与法制教学过程中,案例属于常见的教学模式。但是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力还相对薄弱,所以对于课本的一些深层知识无法理解到位。同时还有一些真实的案例在他们身边发生,但是他们却无法掌握其发现其教育意义。而在课堂上教师结合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同时也能够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讨论、交流,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将更多的信息及观点进行融合,最后总结出正确的答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同时,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改掉不良习惯。道德并不是我们要绑架给学生的,而是让他们从心底里养成的一种修养和自觉性,而这一切需要教师进行良好的引导和教育。比如吃饭有讲究,很多小学生都出现挑食、浪费粮、偏食等情况,尤其是在家长的宠溺下,孩子更是在吃饭这件事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将这些问题直接指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对错、反思自己,同时向学生讲述偏食、挑食会给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


结合动画过幻灯片PPT形式,讲述一下粮食自己的故事,通过动画让粮食说说自己的遭遇,让学生意识到有些食物并不是自己想不吃就可以不吃,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各种营养元素,只有综合吸收才能够达到营养均衡。
        三、开展综合活动
        新课程要求做到全面学习、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道德与法制观念.而大教育观就是要让教师帮助学生克服孤立、闭塞的学习状态,制定出开放的课程教学体系,让学生敢于走进生活直面社会,真正的创新教学模式。在灿烂文化这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说一下自己平时所见到的、听到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事件,同时让学生回顾一下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以及这些节日当中的风俗习惯,加深学生对这些文化节日的记忆。在自我讲述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印象,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己发表意见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更加有趣,让学生逐渐喜欢道德与法制课程。
        四、家校联动,相互配合
        道德与法制课程不仅仅需要依靠学校教育,同时也需要家长的良好配合。教学过程中,校方应该注重活动体验,拓展其课程资源,家校相互配合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比如以绘本作为切入点.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对于图文更加敏感,在小学阶段结合心理特征采取绘本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更容易掌握相关的知识重点。比如,在学习我们小点声这一课时,教材当中选择了4幅图来讲述了保持安静属于一种文明现象,进而引出《好安静》的书这一绘本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让学生自己学习绘本自主思考,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绘本,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动手能力,这也是丰富课程资源的一种模式。而家长在课外活动当中,可以学校进行配合。比如,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家长进行配合,将洗碗、择菜、叠衣服这些日常琐事真正的落实到位,家长配合拍照、做视频来进行打卡作为后期教学资源的。再比如,安全或成长可以结合一些日常安全事件作为案例进行知识详解,丰富学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结束语
        只有做到教学合一,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及学习,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智慧,使得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逐渐变成学生喜欢的模式,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陈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自一堂《道德与法治》课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J].学周刊,2017,13(13):114-115.
[2]张雷鸣.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