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R三维视野下中职学校运动队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何志祥
[导读] 本文以WSR理论为指导,立足于中职学校运动队管理的实践,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中职学校运动队的管理从事理、物理、人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绍兴市技工学校  何志祥 邮编:312000

摘要:本文以WSR理论为指导,立足于中职学校运动队管理的实践,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中职学校运动队的管理从事理、物理、人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中职学校运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在WSR三维视野下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WSR理论;中职学校;运动队                                                                                                                                   WSR是“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的简称,该理论是由我国著名系统科学家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在英国赫尔大学提出的。WSR管理模式是由W(物理设施保障子系统)、S(事理规章制度子系统)和R(人理人力资源子系统)三个维度构成.[1]WSR理论是一种系统的方法论同时又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管理在运动队的建设、训练、比赛中都有重要的作用,是运动队实现最终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说一支运动队伍缺乏扎实的、科学的理论研究,那么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必然不畅。
       1基于WSR理论中职学校运动队管理现状分析
       1.1基于W-物理因素的现状分析
        WSR理论中W(物理)主要是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的事物。[2]对于特定的项工程,物理就是指它本身所包含的最为基本的属性。[3]在运动队管理中物理因素即是保障运动队训练并取得成绩的基本因素,整合后可分为图1所示内容:
 
        1.1.1关于中职学校运动队训练环境的分析
        目前大部分学校运动队基本训练是可以保障,主要以室外训练为主。由于场地限制室内项目的开展不容乐观,这也造成了教练员在训练时抢夺场地的现象,常表现为一块场地有多个训练队在训练.这不仅不能保障训练的顺利进行,也极易诱发安全事故。
        1.1.2关于中职学校运动队比赛环境的分析
        比赛环境是比赛规模、等级、次数等的整合.调查发现中职学校运动队参加的比赛多是本区和市属级学生的比赛,极少有学校运动队有机会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通常此类比赛是每年一次,所以有些中职学校运动的参赛频率就真的是屈指可数了。
        1.1.3关于中职学校运动队物资保障的分析
        物资的保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队的发展规模、参加比赛的层次等。目前中职学校运动队的物资来源基本上是学校的财政拨款,虽是同样来自学校的拨款,但每个学校的资金支持力度却千差万别。训练经费的多少直接影响了教练员的训练热情。
        1.2 基于S—事理因素的现状分析
        事理(S)指的是宇宙中万物的内在机理,对事理的探究主要是观察和了解世界是如何被建造的。中职学校运动队事理主要涉及运动队的组织体系、运动队的相关政策、奖惩制度、评价标准、训练计划等,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事理—规章制度的鱼骨图剖析[4]
        这些因素根据其性质可划分为:控制、评估、制度。控制主要涵盖有训练方法、训练技术、训练计划等;评估对象是教练员、运动员、运动训练、比赛结果等;制度主要涵盖有奖励制度和惩罚制度以及规则条例等。本文对事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和制度两个层面。
        1.2.1 关于中职学校运动队控制的分析
        “重身份,轻技术”的传统观念一直影响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家长和学生普遍轻视中职教育,这导致了生源的匮乏。加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时间短,学生的训练时间只有两年。学生往往需要一年的磨合,最容易在比赛中创造佳绩的是高二学生,但他们很快就要进入实习单位,之后就很难保证训练时间和效果。
        1.2.2关于中职学校运动队制度的分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保证了运动训练能够有序进行。运动员招生的制度基本是约定俗成的,一方面依托招生办的普查信息,另一方面则是体育老师课堂上苗子的挖掘,还未形成专门的方式,甚而许多学校对于运动队如何管理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1.3基于R—人理因素的现状分析
        人理(R)是围绕着“人”进行的研究,它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互动,人理中职学校运动队管理中的人理基本如图3所示。其中人涵盖了分管领导、教练员、运动员等。在人理层面运动队的管理其实就是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图3 人理—人力资源关系
        分管领导的重视与否直接决定了运动队的质量。和普通中学不同,中职学校有专业方面的竞赛往往中职学校的领导往往更重视专业竞赛,运动队的建设常被忽视。
        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多半毕业于师范院校的体育专业,这些教师多是“半路出家”,专业带队的经验较为缺乏。除此外,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往往同时还兼顾其他职务,在此种情况下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队伍就很困难。
        中等职业学校入校生多是中考失利者,这部分学生不但在文化素质方面欠缺,而且在行为习惯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从中选拔的运动员,虽然在体育方面有一定的特长,但缺乏端正的训练态度。
        2 基于WSR三维视野对中职学校运动队管理的建议
        2.1“W”物理管理层面
        物理层面的保障是运动队建设的底层建筑,唯有根基稳才能走的远。在这点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训练的环境,尽最大可能的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训练场地不够使用时,不同的运动队则可以采用不同日的训练方式。
        面对参赛机会少的问题,则可以增加学校内的竞赛,或者与同水平间的学校开展联谊赛,同时也可以关注非官方的比赛。
        《体育法》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经费必须按国家规定,由学校教育事业经费列支,学校要保证竞赛及带队教师的补贴费用,做到专款专用。”在相关经费的保障方面学校要严格按照体育法的规定执行,增强带队的积极性。
        2.2“S”事理管理层面
        在事理层面上,学校层面要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让运动队的训练有所依据。明确办队目标,不为组队而组队,制定中职学校运动发展的长远规划,规范训练,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掌握每个运动员的情况,建立运动员档案,记录运动员训练的详细情况,及时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和调整训练计划。
        2.3“R”人力管理层面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分管领导要统筹协调好各个方面人员的关系。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尽量做到专人专用,减少体育教师其他职务。对于行为有偏差的队员,作为教练员要尊重队员,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信心,让其感受到作为训练队一份子的价值,不能放之任之。
参考文献
[1]维视野下的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构建[J]. 体育与科学,2013,34(04):100-104. [2017-08-28]. DOI:10.13598/j.issn1004-4590.2013.04.023.
[2] 杨超.WSR理论视域下的我国中学生运动队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27.
[3] 高飞,顾基发. 关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的事理之方法论库[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09):35-38.
[4]侯冠琳,萧林静,任红勇.系统WSR三维视野下的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04):90-93. [2017-08-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