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指导研讨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张倩
[导读] 在小学阶段,通过中低年级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并且形成一定学习能力。

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横祥小学  张倩 322118

摘要:在小学阶段,通过中低年级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并且形成一定学习能力。步入到高年级以后,语文教师需着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在这之中,课前预习显得非常重要。借助预习指导,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期间的主动权加以掌握,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这一理念。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小学高段的语文预习方面指导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指导
        前言:现阶段,中低年段的学生在学习期间由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非常有限,所以教师依然在课堂之上处在主导地位,致使学生只能对语文知识进行被动接受。步入高年级以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一定提升。此时,语文教师需着重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化预习指导,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有效提升其学习效果。
        一、强化思想重视
        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已经认识到了预习的重要性,然而多数学生都不知道要怎样进行预习。为此,授课之前,不少教师都精心备课,在课堂之上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希望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并未取得良好效果。主要是因为学生并未在课前进行有效预习,针对教师课上要讲的知识了解太少,无法参与其中。通过心理学的研究证实,学习动机乃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而预习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强烈求知欲望可以让学生认真读书并且积极思考,有效提升其学习期间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所以,语文教师需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预习,逐渐培养其预习习惯。如果学生养成良好预习习惯,其在课堂之上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听讲,积极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且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例如,进行《宇宙生命之谜》教学之前,教师可让学生进行预习,并且设计相应的预习单:第一,通读课文,作者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都讲了什么?第二,课文按照哪种顺序进行介绍?第三,结论是什么?让学生在预习期间意义完成任务清单中的问题,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其学习效果不断提升。所以,语文教师需对课前预习加以重视,积极指导学生展开课前预习。
        二、合理安排预习时间
        实际上,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特别是针对学生而言,教师更应该对其学习习惯加以培养,这对学生后续学习非常有利,可以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第一,要对预习时间加以有效选择。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之下,多数家长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指导学生学习。为此,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课内预习,利用在校课余时间、第二课堂或者校内托管时间带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为学生制定相应的预习任务,指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


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并且有选择性的进行预习,有效引导学生对即将要学的知识进行初步认识,促使其预习效果不断提升。
        三、预习方法要引导得当
        其实,预习乃是高效课堂建立的根本,有效预习乃是建立高效课堂的首要一部。学生预习需要在教师具体指导之下完成,而非漫无目的的进行预习。语文教师除了要对预习具有的重要性加以强调之外,同时还需教给学生一些有效预习方法。语文教师可提前一天发放导学案,然后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阅读。对语文知识进行预习需要把阅读当作基础,同时在阅读当中完成相应的预习任务。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阅读,而且每一遍度都要对应相应任务。例如,进行《落花生》预习之时,当学生在初读课文之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借助字典查出一些生字,并且标出字音,如亩、尝、茅、榨、榴等。之后,让学生解答导学案当中的识字题,之后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顺读通,对课文大意进行理解,并且解答导学案当中的填空题。在第三遍阅读课文之时,教师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针对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问题,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这种方法完成预习任务。针对课外拓展类的问题,语文教师可教给学生资料查阅的方法。例如,语文教师可利用下午时间带领学生到微机室中一同查阅资料。这样不仅能够教会学生资料查阅的方法,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有效提升其预习效率以及预习效果。
        四、指导学生运用多样化的预习方式
        学生独立预习或者通过小组形式进行合作预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进行预习期间,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独立预习,如果遇到困难问题,可通过合作交流这种方法,借助团队力量对问题加以解决。语文教师需让各组组长发挥出自身作用,帮助组内学困生把预习工作做好。如此一来,语文教师可及时对学生预习情况加以了解,而且及时对学生预习情况实施检查以及反馈,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喜悦感以及满足感,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前预习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以及预习质量。
        结论:综上可知,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之中进行预习指导,可以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有效提升其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强化思想重视,合理安排预习时间,预习方法要引导得当,对导学案进行精心设计,并且指导学生运用多样化的预习方式,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虹钊.乡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有效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20(17):150.
[2]高亚波.试论课前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86-87.
[3]祖爱玲.对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高效预习指导的研究[J].学周刊,2016(31):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