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诗创编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许娜亮
[导读] 在我国改革优化教育事业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教学内容,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各学科教育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福建省晋江市心养小学  许娜亮

摘要:在我国改革优化教育事业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教学内容,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各学科教育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儿童诗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语言文化和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领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尽管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阶段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但是针对小学儿童诗创编教学中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却研究较少。本文以小学语文儿童诗创编教学为研究内容,具体分析了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希望能够对改革优化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体系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创编;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是近几年我国改革教育事业的具体内容之一,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语言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必须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目标[1]。而儿童诗作为小学低年级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何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展开儿童诗创编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1.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建构能力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写道:诗是有音律的纯文学。孩子越小对有韵律的诗歌越感兴趣。统编教材编者充分注意了孩子的特点,可谓良苦用心。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教材中有近50%的内容都围绕儿童诗展开,这为儿童诗创编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资源.通过利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范本,吸引学生进行阅读和模仿,能够为儿童诗创编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2]。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年纪较小,如果直接开展儿童诗创编教学课程,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首先从教材儿童诗模仿出发,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建构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这篇儿童诗学习时,这篇儿童诗主要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等常见动物的生活形态,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非常适合学生开展模仿创作练习活动。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进行了朗诵阅读,使得学生对儿童诗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扩展引导,“除了这些动物,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哪些小动物呢?”学生们提到了麻雀、燕子、蜜蜂、小狗等等;教师紧接着引导学生将提到的这些小动物按照教材范本的样子进行描绘与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创作的兴趣大幅度提升,进而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建构能力。
        这正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引导学生诵读儿童诗,赏析儿童时的过程中,老师要适当渗透儿童诗创作教学,让学生从儿童诗中体验文学创作的乐趣,营造诗意的童年。



        2.引导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升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心里诗的琴弦响起来,就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源泉。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掘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多重关系。譬如,眼前是一棵繁花盛开的树,儿童看到闪耀的阳光的光碟,雪白的花瓣……老师要用优秀的诗作范例,合适的方式去拨动孩子诗的琴弦。那么儿童天才的想象力,当飞扬的诗心就可以创作儿童诗。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同时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一个群体,结合儿童具有的这一特征,笔者在进行儿童诗创编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儿童具备的优秀的想象力,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儿童诗创编,进而有效促进了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比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场景歌》这部分儿童诗教学时,这则儿童诗主要描绘了海洋、农田、大自然、学校四个场景中可能出现的景物,教师为了引导儿童进行创编教学,针对常见的大自然的景物进行了深入创作教学。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加入我们现在大自然中,除了诗歌中提到的小溪、石桥、翠竹和飞鸟,你们大脑里还能想到什么呢?”学生提到了小溪里面游动的金鱼、石桥上嬉笑玩耍的孩子、翠竹林中森意盎然的植物景色等等;随后,教师鼓励学生从教材的定性思维中走出来,创作自己的“场景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描述了自己想象中的不同场景,展现了学生强大的想象力,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3.深入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审美鉴赏创编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材都是围绕实际生活展开,生活作为学生创编儿童诗的灵感来源,只有带领学生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开展情景式教学,就在这广泛的诵读儿童诗和鉴赏儿童诗后,学生渐渐地学会了创编,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创编的欲望,也提升了儿童诗创编的语言内涵,更有效提高儿童诗创编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表达能力。
        比如,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中语文园地二的儿童诗教学时,诗中主要描绘了田野和云彩的形状和颜色,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大自然中的优美景色,笔者带领学生融入到学校的自然景观中,与学生一同欣赏校园中欣欣向荣的树木、五颜六色的花朵以及飞翔在花丛中的蜜蜂。通过这种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将脑海中呈现的自然景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加上教师开展了校园景观赛诗会,引导学生以学校的优美景色为背景,创编诗歌表达学生对校园风光的赞美与描绘,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们那稚嫩新奇纯真的想法所创编出来的儿童诗,就像一朵朵并蒂开放的莲花,无需过多修饰而更显隽秀。
        4.结束语
        将教学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事业必须要兼顾的话题,本文从小学语文儿童诗创编教学出发,针对在儿童诗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实践研究,并提出了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情景教学三条实践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儿童诗创编教学中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起到积极作用。这样真正让学生从儿童诗中丰富情感,从儿童诗中启迪智慧,从儿童诗中接受美的熏陶,从而同时中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巧洁.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0(14):45-46.
[2]留莉.浅谈小学儿童诗写作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