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视觉思维理论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邓曼
[导读]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繁杂且较为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容易丧失学习兴趣。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第一中学     邓曼  650500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繁杂且较为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幽默的语言、轻松缓和的学习气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联系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案和学生学习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发展其数学综合能力。本文依据数学教学现状,就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视觉思维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视觉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由于高中数学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将这些抽象化的问题具象化,进而充分了解数学的知识与内涵,而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成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问题。视觉作为对于客观刺激物的直接反映,而思维则属于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视觉思维则是结合了这两者的理解方式,通知视觉思维理论能够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帮助学生进行演绎推理并进行逻辑验证,属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中最为有效的方式。
        2.渗透视觉思维理论
        视觉思维理论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具有辅助作用。高中数学中有很多数形结合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视觉思维能力,这是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的一种素养。教师要透过对于视觉思维理论的灵活应用来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指导,让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抽象知识。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也能够让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而让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采用视觉思维理论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注意在课堂中不断渗透视觉思维理论的思想.高中数学的课程主要包含了几何学与代数的运算方式与理论,通过视觉思维,促使学生能够将视觉意识与理想的逻辑思维相结合,以更加具象的意象效果与视觉图形,结合自身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充分认识并了解数学的相关概念知识。例如,在讲述函数的内容时,由于函数的知识较为复杂,且非常重要,其对于后期各个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学习函数知识时,函数的图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最值”与“极值”这两个概念,其首先需要向学生讲述最值的基本概念:最值属于函数在整个区间当中的最大或最小函数值;极值则包含了极大值与极小值,属于函数在局部区间的性质。这种单纯的理论讲述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画出具象的图像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借助直观图示,丰富视觉意象
        教师应当加大对直观化呈现方式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基于数学知识形成感性认知,这才是视觉思维的正确打开方式。为了创新视觉意象,首先需要重视感性认知,可以通过链接生活实例、组织学习小组或者结合师生问答等多元方式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和意象,这样就能够为学生留下更鲜明、更深刻、更具有个性化的数学视觉意象。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以选择直观形象的图形展示,并链接梯形的面积公式以此展开对比。这种极具形象化和直观化的展示方式,可以使学生立足于梯形的面积公式获得初步的感性认知,由此成功地自主推导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这和传统的死记硬背相比较,获得的教学实效更加显著。



        4.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需求
        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使用现代信息工具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只是着重讲解教学重难点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际需要。而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通过课前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根据学生理解不透彻或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再借助信息工具来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椭圆”“双曲线”等知识点时,教师可在课前对学生做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然后将学生的难点问题制作成课件,便于学生下载学习,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知识难点。
        5.基于数学抽象深度理解实施教学
        从一般意义的角度来看,数学抽象的落地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数学抽象的每一个过程,认识数学抽象这种创造性活动的一般性原则与方法。结合上述对数学抽象深度理解的三点,这里以“函数”概念的教学为例来进行阐述。高中阶段的函数概念,重在帮学生学习函数及其构成要素,经验表明这个过程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都有难度,因此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提供感性材料,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数学抽象,然后归纳得出函数的概念.实际教学中可以提供的例子有:自由落体或者斜抛运动的实例———其中物体水平移动的距离或者竖直运动的高度,与时间之间是一对函数关系;某地区某个时间段的气温变化图,其中温度与时间之间是一对函数关系……相对而言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可以在教学初期提供。由于学生相对比较熟悉,所以这个时候的数学抽象往往进行得比较顺利,只要学生发现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可(对于部分学困生而言,只要知道两个变量即可)。为了巩固学生数学抽象的认知,在上述两个例子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学生相对陌生的例子来让学生分析。这实际上是一个能力迁移的过程,对应着数学抽象深度理解中的情境提供、方法运用,以及能力迁移.笔者在教学中举的例子是“恩格尔系数”的例子,这个素材学生相对比较陌生,但又是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常用概念,客观上可以起到联系数学与生活的作用,且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在建立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多次运用到数学抽象,且会认识数学抽象得出“函数”概念的关键就是寻找变量,明确变量关系,综合、比较、概括的方法运用非常充分,是一个具有深度的数学抽象过程。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目前对于教育目标的要求,数学的教学也逐渐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视觉思维理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更加有助于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不再让学生重复地死记硬背一些数学公式,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视觉思维理论的教学方法,以直观的视觉内容为导向,促使其能够在学生脑海中转变为高效的思维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陆婷婷.试论视觉思维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8):145.
[2]蒋夏军.视觉思维理论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18):15+17.
[3]王宁.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视觉思维理论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14):287.
[4]宋林斌.视觉思维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171-172.
[5]李子超.视觉思维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7):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